2009-02-28

家族制度大攜小 學習效率好

【媒體報導/國語日報】趙瑜婷/花蓮報導

「姐姐,羽毛球好難打!」「要先瞄準再出手呵!」在班級裡,同齡兒童都是向同儕學習;不過,花蓮縣觀音國小首創家族制度,由高年級學童擔任族長,帶領學弟妹進行運動或語文競賽練習。緊密的情感不但消弭校園霸凌問題,還可互相學習思考和創意,大家都是彼此的小老師。

教務主任李淑芬說,觀音國小屬於偏遠弱勢學校,大多數學童的家庭功能不健全,再加上班級人數少,能讓學童互動或作為學習對象的人不多。因此,學校設計家族制度,每個家族至少有十人,不同年齡的互動更能帶動彼此的學習與發展。從前晨間運動時,教師光是集合全校學童,就得浪費不少時間,自從實施家族制度後,只要族長一聲令下,到處玩的低年級學童全都乖乖就位,讓學習更有效率。

在六年級曾彩瑄的眼中,學弟妹雖然年紀小,但有很多地方值得她學習,例如學跑步或練習接棒很辛苦,但他們都不會放棄,讓她很感動。有時候,學弟妹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更給她不少學習靈感,像是讀到候鳥的故事時,一年級的學生會把候鳥形容成裝有磁鐵的鳥,讓她覺得很有趣。

三年級王慧中的大姐出外工作,家中只剩她一人,但在學校家族裡,感覺很溫暖。她說,跟學姐學習跑步或打羽毛球,很快就學會了,連最害怕的英語朗讀,學姐也會訓練她,讓她上臺時不再害怕。

轉引自國語日報2009.02.28

童書6千本 就是愛送6國小

【媒體報導/聯合報】田俊雄/花蓮報導

一群來自「就是愛」服務團隊的熱情年輕朋友,募集六千多本兒童圖書,昨天將愛心圖書贈給花蓮縣秀林鄉的文蘭、銅門等6所偏遠小學;學童們拿到書本格外開心。

就是愛服務團隊東區聯絡人魯芝蘭,本身是秀林鄉太魯閣族人。她返鄉募集愛心資源察覺東部部落孩童資源匱乏,遂向團隊20多名志工分享後,反過來從西部募集兒童讀物、圖書與文具,一個多月共獲贈六千多本書,獲得熱烈迴響。

昨天上午,服務團隊會同台北市立圖書館景新、木柵、萬新、景美分館等志工,前往秀林鄉文蘭、銅門、水源、景美、佳民、崇德等國小進行贈書義舉,受到各校師生熱烈歡迎。

銅門國小學童為了表達感激之意,帶來木琴、森巴鼓隊精彩演出,展現太魯閣族青少年的自信、熱情與活力。校長陳明珠向贈書團隊說「孩子把熱情帶給你們,你們把感動帶給大家」。

佳民國小校長黃榮隆也致贈感謝狀給「就是愛」服務團隊,黃榮隆說,贈書有助於奠定孩童學習基礎。志工關心偏遠學子,下鄉贈書極具教化功能,不只豐富孩童心靈,促使學童享受閱讀樂趣,更讓孩子知道,施比受更有福。

魯芝蘭說,他們是來自全省各行各業年輕人組成的團隊,感謝這次熱情參與並支持的好朋友們,才能在有限時間創造這麼大的奇蹟,更希望山區偏遠學童在閱讀中得到更多啟發。

轉引自聯合報2009.02.28

看鹿林彗星 瑞峰學生睡操場

【媒體報導/聯合報】吳淑玲/台南報導

今年國內天文盛事是觀測「鹿林彗星」,台南縣南化鄉關山村瑞峰國小也不缺席,安排學生夜宿操場觀賞「台灣之光」,學生抱著棉被躺在操場上,興奮地對天空東指西指,雖沒找到鹿林彗星,但也上了堂永難忘懷的天文課。

位在南化水庫上游的瑞峰國小,去年連續3個颱風造成聯外交通重創,道路、橋梁還在復建中;教師沈彩芳表示,鹿林彗星造訪太陽系的天文盛事,山上的孩子很難到外面的天文台觀測,因媒體報導2月下旬「用肉眼可觀測」,引起大家的興趣。

自然科教師白齡婷和五年級學生約定,24日晚上鹿林彗星最接近地球這天,一起夜宿操場觀星,當晚16名學生抱著棉被排排躺在操場上,成了全校觀星大會。

白齡婷根據報導,鹿林慧星就在獅子座和處女座附近,請學生先找到獅子座,「獅子座」的瑞祥拿著星座盤認真地尋找,「巨蟹座」的宏億一起幫忙,他說:「巨蟹座現在在天頂,它的對面就是獅子座。」

正當大家七嘴八舌討論之際,突然一顆流星劃過天際,大夥開心地大喊著「流星」,心情開始HIGH起來。望遠鏡也在每個人手中傳個不停,大家興奮地望著天空,有人發現一顆「閃動著紅綠色金光」的星星,十分興奮及期待,結果經老師查證是「土星」,不是期待中的鹿林彗星。

沈彩芳老師表示,雖然沒有找到鹿林彗星,但學生認識了獵戶座、雙子座、御夫座和金牛座、北斗七和獅子座的大鐮刀,也第一次發現關山夜晚的天空如此澄澈,流星相當多;學生有人興奮到半夜3點又爬起床看星星,直說是難忘的一堂天文課。

轉引自聯合報2009.02.28

武塔師生尋根 泰雅耆老講古

【媒體報導/聯合報】王燕華/宜蘭報導

宜蘭縣武塔國小上個學期由校長胡文聰帶隊,師生花2天時間尋訪老武塔部落,在舊校園內上課,聽耆老說故事,學習製作陷阱的技巧。最近將尋根之旅的過程製作成光碟和成果手冊,成為鄉土教材。

胡文聰說,位於南澳鄉的武塔社區,日據時期原本是山區部落,國民政府鼓勵原住民遷往山下,因此武塔居民已有數十年沒有回到舊部落。

去年11月6、7日,胡文聰與老師、家長們,帶領武塔國小五、六年級學童,一行卅多人上山尋根。大夥兒早上7時從學校出發,穿越崎嶇難行的林道,涉過湍急野溪,直到晚上6時才抵達。

舊的武塔國小校舍早已毀壞,但校門兩根石柱,以及當年的升旗台都還在,大家七手八腳把國旗和武塔村旗綁在升旗台上。

校方邀請年逾80的耆老韋清田,在現場解說泰雅族人歷史,也教導學生們族人設置陷阱的技巧,讓孩子們大開眼界。

胡文聰指出,對於武塔國小的泰雅學童來說,尋根之旅是重要的生命印記,讓他們探索族人以往生活的領域,更了解自己的文化。

學校把過程記錄拍攝的照片和文字整理出來,製成光碟片,做為田野調查及鄉土教材之用,希望每年都有機會,帶領學童拜訪舊部落,讓他們認識文化,更能擔起傳承的使命。

轉引自聯合報2009.02.28

2009-02-26

醫生遺贈2億 幫弱勢兒課輔

【媒體報導/中國時報】盧金足/台中報導

為弱勢拉一把!老醫生林業生過逝後,慨捐兩億成立基金會,免費幫弱勢兒課輔,還請來十二名中興大學的學生當課輔老師;廿五日第一個課後輔導班成立,幫助低收入戶、單親、高風險家庭等弱勢學童,以後還希望擴大到流浪教師,加入愛心課輔行列。

擔任林業生基金會執行長的劉宜中是執業律師,身負推動林業生老醫生的助人理念,過程還有一段醫病緣分,他說,小時候生了一場重病,是林業生救他一命,兩家因為是世交,林老醫生臨終前,託付劉宜中為他成立基金會,以兩億元為愛心本金,目標只有兩個字「助人」。

林業生助人 成立「藍興堡」

昨天劉宜中即延續林業生理念,以台中市老地名「藍興堡」為名,成立「藍興堡」課輔中心,提供生長在低收入戶或高風險家庭的弱勢孩童課後輔導。

愛心課輔中心的師資,全由興大學生擔任,一小時兩百元,要招收十二人,來了四十多人應徵,做愛心又能打工當家教,學生擠破頭,議員黃國書建議,開放機會給流浪教師,在未找到正式教師前,也能貢獻教學專長。

請來12興大學生 打工兼家教

市府新聞處長曹美良說,藍興堡課輔中心,好像是黑暗中的曙光,讓弱勢孩子看到希望,課輔時間從周一到周五晚間六點到八點半,幫學童輔導英文、數學及閱讀,初期由和平國小提供七間教室,招收低收入戶、單親、高風險、近貧等弱勢家庭孩子約六十名學童。

藍興堡課輔中心昨天在和平國小開幕揭牌,基金會希望,未來在台中市各行政區,都能成立弱勢孩童課輔中心,也希望有能力的團體或民眾能支持贊助。

轉引自中國時報2009.02.26

柑林學童扮裝 和阿媽跳森巴

【媒體報導/國語日報】陳祥麟/臺北報導

臺北縣柑林國小邀請巴西籍藝術家駐校,舉辦為期兩週的人文生態工作藝術坊,全校師生將和社區阿公阿媽一起粉墨登場,表演森巴舞,展現學習成果。六年級蔡弘曆踩著一百二十公分高蹻,他說:「覺得自己像凌空飛舞的大冠鷲,很帥。」

柑林國小位在雙溪鄉山城,社區早年開採煤礦,相當熱鬧,但近年人口外移嚴重,社區日漸凋零。學校和夢想社區文教基金會合作,要用藝術凝聚社區活力,所以聘請巴西籍藝術家Clebson到學校指導師生,製作道具、服裝,共同籌畫一場「柑腳阿媽森巴大遊行」。

經過學童、教師共同討論後,決定以學校常見的大冠鷲和臺灣藍鵲作為學童裝扮,教師則扮成老鼠,小朋友說:「因為老鷹專門吃老鼠!」五年級謝張祥則說,雖然老鷹的羽毛要自己裁剪、黏貼,非常困難,可是穿上老鷹裝,覺得自己很神氣。

三年級到六年級學童得先學踩高蹻,高蹻的高度從一百公分到一百二十公分都有。三年級陳守裕說:「剛踩上高蹻,覺得有點怕,還跌倒過很多次。後來抓到訣竅,就習慣了。我希望挑戰更高的高蹻。」

「柑腳阿媽森巴大遊行」將於二十八日下午在雙溪火車站登場,晚上有營火晚會,學童將表演各種才藝,居民也將一戶提供一道菜,共享各家私房菜。六十五歲阿媽賴楊秀蘭穿著森巴裝,她說:「這種熱情的裝扮,和小朋友一起跳舞,讓我覺得年輕了好幾十歲。」

轉引自國語日報2008.02.26

竹縣內灣太鼓隊 震撼縣運

【媒體報導/國語日報】李榮茂/新竹報導

新竹縣內灣國小太鼓隊昨天應邀在全縣中小學聯合運動會表演,學童擊出震撼人心的鼓聲,將肢體動作與節奏完美結合,動作活潑俐落,贏得全場熱烈掌聲,就連縣長鄭永金也對學生的精湛鼓藝讚譽有加。

內灣國小校長鄭陳宏表示,學校以「太鼓」作為發展特色,全校一百二十一名學生都學會擊鼓,是全縣唯一成立太鼓隊的學校。教師利用週三社團時間,訓練中高年級學生擊鼓。學生許箭鈞、黃葦茹說,揮舞鼓棒很神氣,能在大家面前展現鼓藝,為學校打響名號,感到很開心。

轉引自國語日報2009.02.26

讀報成效顯現 澎湖向下扎根

【媒體報導/國語日報】諶淑婷/澎湖報導

報紙當課本,學習的路更寬廣。澎湖縣教育局募集經費,提供十六校、三十個班級每名學生一份國語日報,希望藉由閱報開拓學習視野。教育局昨天在馬公國小舉行讀報教育成果發表,縣內各國小教師、校長分享推動讀報教育的創意與心得。局長胡中鎧宣布本學期將繼續推動,不僅三到六年級有國語日報,一、二年級也有國語日報週刊可讀。

胡中鎧說:「閱讀是基本能力的基礎,缺乏閱讀能力,其他科目的學習也難以看出成效,要讓閱讀在小學扎根,讀報教育是很好的選擇。」國語日報副總編輯鄭淑華表示,過去澎湖縣兒童投稿量低,但進行讀報教育後,近半年來投稿量躍升三倍,明顯看出讀報成效。

石泉國小教師許怡潔為了增加學生說明文寫作的論述基礎,時常在班上討論重要的教育議題。例如午餐費減免就曾在班上引起熱烈討論;學生先收集報紙刊登的正反意見,再說出自己的看法與同學分享。

山水國小教師王淑娟說,她大多讓學生在午休時間自行閱讀,一學期下來,學生的專注力提高,也更關心周遭事件,常對她說:「這些事我在報紙上看過!」

內垵國小教師才淑華笑說:「我是和學生一起『玩』讀報,我們總是討論要玩什麼,而非要教什麼,學生喜歡讀報,才能跟著教師步伐走。」

中山國小主任張素紋認為,每天讀報的閱讀效果,比看書更好。讀報短時間不易看出成效,希望縣內能繼續長期補助。

讀報教育講師陳德泉建議教師,遇到學習被動的學生,可以先練習看圖說話或是畫重點,讓學生慢慢建立成就感,再進行文字或口語表達會更適合。

轉引自國語日報2009.02.26

夜光天使點燈 620弱勢生受惠

【媒體報導/聯合報】劉金清/台南報導

台南縣去年試辦「夜光天使點燈專案計畫」,反應很好,今年擴大辦理,有20個據點33個班620個弱勢家庭學生受惠,不過僅及目標所需十分之一,台南縣家庭教育中心昨天舉行研習營,主任林正文期盼更多善心人士或企業界參與社會關懷,如有相關捐贈可電洽6591068轉18陳小姐。

林正文指出,去年9月教育部先在9個縣市,針對弱勢家庭孩子試辦課後輔導,隨後碰上全球不景氣,許多人失業、放無薪假,直接間接影響學生的課業,去年11月教育部決定擴大25個縣市同步試辦,各縣市反應甚佳,教育部決定今年全面擴大辦理。

夜光天使輔導對象,包括單親、失親、新移民子弟、貧困、隔代教養、家境特殊等,課程內容如督導寫功課、閱讀、才藝、DIY、繪本等,每周3至5天,在國小放學後銜接至晚間8、9時。

林正文說,經過調查國內至少有10萬個弱勢家庭孩子需要課後輔導照顧,其中台南縣占約4000人,但教育部限於經費僅能照顧1萬人,其中台南縣約600人,僅及目標十分之一。

轉引自聯合報2009.02.26

2009-02-25

從部落找題材 學童自己寫書

【媒體報導/國語日報】趙瑜婷/花蓮縣報導

「抓著螃蟹大螯的爸爸就像配戴手槍,真威風!」花蓮縣港口國小這學期推動「一生一繪本」,全校四十多名學生嘗試自己寫書畫插圖。更特別的是,他們從部落中找故事,不管是爺爺煮石頭火鍋,爸爸用三角網捕魚,甚至阿媽搭公車去郵局領老人年金,都是他們的題材。兒童分享時覺得好親切,更愛上閱讀。

教導主任林淑照說,學校推動閱讀計畫已有五年,然而學生與書本的距離未拉近,尤其閱讀的主動性不足。後來學校發現,問題出在書本內容不夠貼近生活,無法打動學生,而且閱讀應觸動生命,因此決定讓學生「自己創作自己的書」,鼓勵學生從生活周遭的題材寫起。

學生潘勝傑和鄭至強製作繪本《頭目》,描寫部落偉大頭目馬固的故事。潘勝傑說,在寫故事找資料的過程中,讓他更了解部落文化與精神。

林憶玟和吳夢凡的繪本《這是什麼》,介紹部落陶甕的製作。為了引導讀者閱讀,每頁都以「這是什麼?」說明從挖土到塑形的步驟,並以「想想看……」來激發讀者討論。

轉引自國語日報2009.02.25

學校漫畫萬本 學童有如在天堂

【媒體報導/國語日報】陳祥麟/臺北縣報導

坐在「懶骨頭」座椅上優閒的看漫畫,這個場景不是在漫畫租書店,而是在臺北縣清水國小的漫畫館。清水國小收藏了上萬冊漫畫,像是《魔女的考驗》、《我們這一家》、《王牌投手》、《美食偵探王》等,新書上架的速度比租書店還快。四年級學生陳子晴說:「在學校看漫畫,簡直就像在天堂。」

清水國小漫畫館是第一任家長會長曹文繡過世時,家人募款捐贈兩百萬元設置的。現任會長曹慶勇是曹文繡的兒子,他傳承父親的大愛,每年還會捐二十萬元讓學校採購新漫畫。他說,有些家長不願孩子看漫畫,其實好的漫畫書可以放鬆心情,也能讓孩子靜下心來看書。

全校平均每班每週都能到漫畫館一次,補校主任吳宏恩表示,表現優良的班級,學校會增加學童到漫畫館的時間,激勵學童有好行為。

學童到漫畫館裡,會先拿圖書插牌,找到喜歡的漫畫書,放上插牌,再優閒的坐在「懶骨頭」椅子上享受。四年級黃姿瑄和陳姵君都愛看《我們這一家》,黃姿瑄說:「也有電視卡通版,很好看。」李璟泓和李承恩則愛看《摺紙戰士》,李承恩說:「漫畫裡的戰士會用摺紙摺出各種武器,很酷。」陳子晴、鍾文儀和陳詩涵三個女生聚精會神的看《名偵探柯南》,鍾文儀是標準的柯南迷,她說:「我回家會先寫完作業再看漫畫,不會因為漫畫影響課業。」

吳宏恩表示,學校的漫畫有三不:不買色情、暴力及灰色的漫畫。採購回來的漫畫還會由教師及志工媽媽一頁頁篩選,只要有不宜的畫面就會先撕下,如果兒童不宜的內容太多,就退還出版商。

課餘愛看漫畫的臺北縣鶯歌國小四年級學生陳怡安說,漫畫的圖片生動活潑,很吸引人,如果學校也有漫畫館就太好了。

臺北縣集美國小教務主任林九牧說,用漫畫帶領學童進入閱讀的世界,是很好的策略,不過最終還是要進入純文字的境界,才能增加閱讀深度。

轉引自國語日報2009.02.25

2009-02-24

南縣夜光天使奏效 擴辦33班

【媒體報導/國語日報】李榮茂/臺南縣報導

臺南縣政府去年辦理「夜光天使點燈專案計畫」成效卓著,今年擴大開設三十三班,已陸續開課,有伴讀、繪本導讀、棋弈、美勞等多元化課程,提供弱勢學童更優質的課後夜間安置輔導。

臺南縣家庭教育中心主任林正文表示,縣府針對家境特殊的弱勢學童,提供課後的關懷與協助,去年辦理「夜光天使點燈專案計畫」,效果顯著,今年決定擴辦,在二十個據點學校開設三十三班,有六百多名弱勢學童受惠。課程包括繪本欣賞、影片欣賞、說故事、口述歷史、美勞、棋弈、運動等,而且提供點心,學童的學習情緒高昂。

林正文說,夜光天使教師上完白天的課程後,繼續參與夜間的輔導計畫,照顧弱勢學童的愛心與責任感,令人敬佩。

臺南縣家庭教育中心二十五日將辦理夜光天使人力培訓說明會,邀請去年評鑑績優的錦湖國小及菁寮國小,分享並傳承經驗。

轉引自國語日報2009.02.24

2009-02-23

改編拾穗 兒童表演拾垃圾

【媒體報導/國語日報】吳啟綜/桃園縣報導

大師米勒的畫作《拾穗》,竟然變成拾垃圾、拾地瓜。桃園縣中壢國小英語村昨天舉辦「驚豔米勒」小尖兵培訓營,吸引二十八所學校、一百二十名學童報名參加,小朋友結合環保意識,把米勒的「拾穗」畫面,演成了撿拾垃圾。

五年級的孟繁彤說:「我們把米勒拾穗,改編成撿拾垃圾,希望大家重視環保問題。」有的同學則把農村婦女撿拾遺落的麥穗,改成撿拾地瓜或海螺,充滿臺灣農村或海邊的風情。孟繁彤說:「我們從遊戲認識了米勒的畫作,也學會了介紹和解說。」

轉引自國語日報2009.02.23

橄欖樹畢業 學童回憶多

【媒體報導/國語日報】吳啟綜/桃園縣報導

俗語說「吃果子,拜樹頭」,桃園縣龍潭鄉高原國小日前就舉辦一場溫馨又隆重的「畢業典禮」,悼念學校一棵樹齡七十歲的橄欖樹。

這批錫蘭橄欖是在民國二十九年,高原國小第二十五屆畢業生種下的樹苗。現在不僅是學童嬉戲、乘涼、看書的好地方,每年收成結實纍纍,也讓師生有零嘴享用。不過,有幾棵橄欖樹飽受病蟲害侵襲,為了避免斷裂的枯枝成為安全隱憂,學校決定將生病的橄欖樹鋸斷。

這場畢業典禮上,學童回憶著往事,有人說,在樹下舉辦過音樂會,也有人笑說:「我曾經被橄欖砸到頭,很痛!」教務主任朱金坤說,鋸斷的橄欖樹幹與枝條,未來將以裝置藝術的面貌,在校園內陪伴師生。

轉引自國語日報2009.02.23

新港英語村 遊學不必出國

【媒體報導/國語日報】張彩鳳/彰化縣報導

彰化縣新港國小的小朋友,不必出國也能學好英語。因為學校設立了英語村,不但有模擬國外超市、餐廳等真實情境,還有外籍教師進駐,走進英語村,就像到國外遊學一樣。

新港國小校長馮幼中表示,這座英語村是彰化縣第二座,這個學期已經開村,除了有外籍教師進駐,還有一名英語替代役男張宇輝駐村。

學童柯維恩說:「進入英語村的超市時,我不由自主的興奮起來,因為有琳琅滿目的玩具,讓人垂涎三尺的零食,我看得眼花撩亂。不過,商品上全都寫著英文,外籍老師Sarah也馬上過來,問我要點些什麼,讓我有點緊張,擔心說錯了。幸好老師很親切,如果我說錯了,她會說一遍正確的。」李昕紘也說:「我們很幸運,英語村就設在我們學校裡面。」

轉引自國語日報2009.02.23

模型機展示 操場變機場

【媒體報導/國語日報】張彩鳳/彰化縣報導

彰化縣中山國小的操場日前成了機場,十幾架巨大的模型飛機在操場繞行,令小朋友看得既興奮又目瞪口呆。

「轟!轟!轟!」震耳的噴射引擎聲響徹雲霄,飛機起飛前的情景令人震撼。六年級的王璽鈞說:「以前我也玩過遙控飛機,但這次的噴射飛機更棒,全都按照原飛機的尺寸等比例縮小,簡直就和原飛機一模一樣,看了真令人嚮往。要不是我已經近視,還真希望長大以後學開飛機呢!」

蕭亦翎也說:「家長還為我們解說飛機的構造,示範模型機的零件組裝。我最喜歡一架日本的飛機,它的機身有斑馬的條紋,真的很特別。」蔡孟蓁則說:「組裝模型機是一大學問,愈小愈難組裝,必須很有耐心。」

中山國小校長施東陽表示,這項模型機展覽由學生家長施純男提供,他從小學五年級迷上模型機,一路玩到現在。施純男為小朋友講解時,搬出他組裝的飛機模型,仔細介紹各部位的構造。為了激發小朋友的興趣,施純男還當場示範表演。

小朋友最好奇的,是兩架雄鷹戰鬥機和兩架巫婆機。一打開駕駛艙蓋,學童都驚嘆不已,接著,飛機在地面滑行、轉彎、加速、煞車,繞行操場一周,旁觀的小朋友看得興奮尖叫。

轉引自國語日報2009.02.23

廢瓶罐變花器 用行動愛地球

【媒體報導/國語日報】張彩鳳/彰化縣報導

為了讓彰化縣沿海偏遠地區的扶助小朋友也能度過美好的週休二日,彰化家扶中心昨天舉辦「環保自然生態體驗暨寫生活動」,吸引上百個家扶小朋友參加。小朋友認真作畫,用畫表達對環境的關心。

家扶中心表示,二林地區接受扶助的小朋友達五百多人,他們住在彰化西南邊陲,距離都會區十分遙遠,平時難得有機會參加戶外活動。這項活動共有來自芳苑、大城、竹塘、埤頭等偏遠鄉鎮的上百個小朋友參加。

農業處免費提供四百二十株非洲鳳仙和松葉牡丹,讓家扶小朋友充當花農,將花卉種在二林服務區的花圃,使得服務區變成花團錦簇的花花世界,小朋友也體驗環境綠美化的重要。

令大家期待的寫生比賽中,小朋友個個認真畫畫,有的畫綠色家園,有的畫了許多美麗昆蟲。二林國小六年級洪靖婷說:「只要大家都愛護環境,生活就會更美好,希望以後地球不再受到汙染。」

就讀大城國小四年級的蔡強準說:「我們將廢棄的玻璃罐重新改造,不但變成美麗的花器,也能夠為環境盡心力。」

獲得寫生低年級組第一名的民權國小二年級蔡仁峰高興的說:「看到我的畫作被展示出來,覺得很有成就感。」指導老師何淑真表示,透過實地的操作學習,教導小朋友體驗豐富的綠色教育,很有意義。

轉引自國語日報2009.02.23

2009-02-22

推動母語傑出 26人1團體獲獎

【媒體報導/國語日報】陳祥麟/臺北市報導

澎湖縣石泉國小校長陳昭蓉耗時四年編撰的閩南語教材,是澎湖縣全縣小學生上課使用的課本。內容全是澎湖風情,學童可以學到縣鳥小雲雀、縣魚玳瑁石斑的閩南語說法。宜蘭縣泰雅族牧師江明清,教導學童唱母語歌謠,以及學泰雅樂器。臺北縣秀朗國小客語教師張芳慈教學童創作客語偶戲,她創作的現代詩還成為客語補充教材。

昨天是世界母語日,教育部頒獎表揚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的團體與個人,共有二十六人及財團法人關懷文教基金會一個團體獲獎。

\獲獎的陳昭蓉曾獲第一屆師鐸獎,她參與澎湖縣各種本土語言教材編寫與推廣。她說,語言之美在於保有地方特色,澎湖縣是全國縣市中唯一採用自編閩南語教材的。澎湖的閩南語教材還有一大特色,就是發音採用澎湖特有的泉州腔,不是一般教材使用的漳州腔。

張芳慈則是把藝文創作融入客語教學,她帶領學童製作戲偶、編劇本,並用客語演出。她說,語言就是生活,不是只有在教室才說本土語,應該融入生活中,她還教學生唱客家山歌、打大鼓。

宜蘭縣武塔國小原住民語支援教師江明清,喜愛研究世界各民族的音樂,對泰雅族傳統音樂也有深入研究,他把原住民語言教材改編成泰雅歌謠,讓學童更容易學習。他說,要教學生學母語,教材與教法應該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學習。

張芳慈說,多元文化讓學生的學習更豐富,不同族群的學生學習各種不同的語言,就能學會尊重與包容其他族群的文化。江明清也呼籲,不少原住民學生樂於學習閩南語及客語,希望閩南及客家族群的學生也學習原住民語,母語教育才能扎根,各族群才能更融合。

轉引自國語日報2009.02.22

2009-02-21

擊太鼓療效佳 問題學生回正軌

【媒體報導/國語日報】諶淑婷/桃園縣報導

桃園縣西門國小俐靈太鼓隊,因為一般學生「心悅天使」的愛心灌溉,讓弱勢家庭和問題學生的音樂「種子」順利發芽。去年九月成立的俐靈太鼓隊,不同於一般音樂社團大多是成績優良、家境優渥的學生參加,他們的成員除了愛音樂,還有曾經讓教師頭痛的問題學生。

「太鼓是很容易上手的樂器,打擊運動也有很好的心理治療效果。」輔導主任黃素敷表示,原本學校經費難以負擔太鼓器材與教練費用,幸好學校志工和家長會四處尋求支持,順利得到畢業校友家長贊助二十多萬元經費,一口氣買齊幾十個太鼓。

因為考量問題學生缺乏與他人的健康互動,太鼓隊先招收一群家庭健全又喜歡音樂的學生,和家長志工組成「心悅天使」。再找出需要協助的弱勢學生和問題學生組成「種子」,一起合奏太鼓。黃素敷說:「鼓不能一個人打,必須一群人參與。『心悅天使』負責曲目中較難的部分,『種子』則練習簡單的;在合奏過程中,也是同儕間行為和態度互相仿效學習的時刻。」

學習成效也在半年後漸漸顯現,教師發現原本愛惹麻煩的問題學生,加入太鼓隊後進步許多,不但準時交作業,上課也十分專心,時常受人稱讚。黃素敷感動的說:「學生的演奏不但感動了我們;當他們獲得鼓勵時,他們的臉都亮了起來呢!」

轉引自國語日報2009.02.21

小小發明家葉至睿 想讓生活更便利

【媒體報導/國語日報】陳壁銘/宜蘭縣報導

擁有哈利波特那樣的魔法,在現實世界是不可能的事,但如果發揮想像力和創意,卻能讓生活變得更便利。就讀宜蘭縣羅東國小二年級的葉至睿,是一個小小發明家。他發揮巧思,製作許多與日常生活有關的作品,參加縣內舉辦的第一屆青少年發明展。雖然他年紀最小,卻獲得了四項發明獎,表現令人刮目相看。

從小喜歡動手動腦的葉至睿,最愛組裝積木和機器人。成堆的機器人零件,在他的巧手下,一會兒就組合完成。他參賽的發明作品中,「自動篩幣機」是得意之作。葉至睿說,以前投入撲滿的錢,想再拿出來用,只能拿尺去勾,卻很難勾得出來。所以,他依照錢幣的大小鑽孔,做成一個篩幣機,可以自動將錢幣分類儲存,取出時就不會那麼困難了。

他的另一項發明作品「小懶人咕咕鬧鐘」,更具創意。葉至睿應用「母雞孵雞蛋」的原理,製作了一個鬧鐘。鬧鐘一響,就會掉下另一個蛋形的小鬧鐘,在地上到處滾動。他說,假日可以用來吵醒爸爸,帶家人一起出去玩。

葉爸爸是自然科教師,下午要留在學校教課,但他會先準備一些材料,讓葉至睿中午放學後練習,製作簡單的科學玩具。回到家,父子兩人也會一起動手玩科學實驗。對於製作的過程,葉爸爸通常只大略說明,不會講述細節,讓葉至睿有獨立思考的空間。

喜好閱讀的葉至睿,在家經常翻閱科學漫畫書,對日常生活的觀察也比一般兒童仔細。還一臉童稚的葉至睿說,參賽作品「除汙拖鞋」雖然沒有得獎,但他可以穿著鞋底貼著不織布的拖鞋,邊看電視邊拖地,幫媽媽分擔一點家事。

轉引自國語日報2009.02.21

科學實驗站 進駐部落小學

【媒體報導/國語日報】邱生茂/嘉義縣報導

為讓「科學的種子,在部落發芽」,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與嘉義縣政府合作,在阿里山鄉新美國小設置「部落科學實驗站」昨天揭牌。科學教具進駐校園,學童都開心不已;許多學童是第一次接觸,直呼好玩又有趣。科工館計畫再到樂野國小設置第二站,讓更多部落學童快樂玩科學。

科工館館長謝忠武指出,實驗站為山區學童量身打造的科學遊戲,包括空氣火箭、奇妙光屋、電流急急棒等十項趣味主題。希望藉由互動式的展示單元及教具,培養學童自主學習的能力。

新美國小五年級學生杜慧鈞說,她最喜歡電流急急棒單元,刺激又好玩。除了科教展示外,實驗站也培訓了十名在地的小關主,為參觀的學童解說導覽。

新美國小教導主任鐘嘉順表示,未來科學實驗站資源將與山美、茶山及大埔國中小等鄰近學校分享。即日起到三月三十一日開放參觀,歡迎民眾把握機會,預約參觀請電洽(○五)二五一三○一五林芳如老師。

轉引自國語日報2009.02.21

2009-02-20

發展海洋學校特色 龍崗學費、午餐 龍山寺埋單

【媒體報導/聯合報】吳明良/台南報導

位於台南市海邊的龍崗國小學生學雜費和午餐費,全由當地信仰中心龍山寺「埋單」,校方發展海洋學校教學特色,更吸引外地學生就讀,除了免費讀書外,更享受大型學校沒有的環境待遇;這學年一年級學生22人,比二年級學生多了16人。

南區鯤鯓里龍崗國小,全校只有85名學生,校長顏憲文及教師團隊配合社區特色與資源,發展「海洋學校」環境與生態本位課程,培養學生愛護鄉土情懷。

鯤鯓社區民眾信仰中心的龍山寺,有鑑於學區人口不斷外流,學校發展面臨瓶頸,與地方人士合力挽留社區子弟就讀。

曾擔任里長的龍山寺主委陳世川表示,他在93年接任主委後,每學期由學校將全體學生繳交學雜費、午餐費名冊,送到廟方,由廟方「埋單」,每學期約20至25萬元,已付出100多萬元。

受到免費讀書和辦學績優、校園優美等因素吸引,龍崗國小去年招進了22名新生,為歷年來最多,比前年增加了16人,不但留住社區內學生,更吸引多名外地來就讀的;附設幼稚園學生也有22人,比往年成長。

前任家長會長林忠善雖已搬到學區外,但每天接送子女林晏立、林煜棠返回母校就讀;住在外地的義工媽媽何玫曇、邱新如每天送兒子張東平、許世學和許唯晟來讀龍崗國小。

家長會長黃俊維和多名家長說,就讀龍崗國小,節省學雜費和午餐費,只是因素之一;而教師團隊認真辦學,發展教學特色,以及位於海邊的小學校環境好,子女有優美寬闊的學習和活動空間,有利身心發展是主因。

轉引自聯合報2009.02.20

2009-02-18

學童下田學插秧 體驗農民苦

【媒體報導/聯合報】段鴻裕、謝恩得/綜合報導

雲林縣六合國小、嘉義縣福樂國小與菁埔國小的師生,昨天都下田插秧,體驗農民辛勞。

「插秧祭」是雲林縣莿桐鄉農會傳承農業經驗的活動,總幹事張鈺萱昨天與六合國小校長張麗娟、老師、社區長輩,指導全校180餘名小朋友種稻技巧、認識農具,體會粒粒皆辛苦的過程。

張鈺萱說,希望學生從插秧祭開始,逐步參加除草、收割,認真觀察與記錄。學習在地產業與人文精神。

嘉義縣民雄鄉福樂國小校長翁寬和務農經驗豐富,昨天也指導高年級學生體驗種稻第一堂課。

翁寬和、鄉農會總幹事涂文生和村長簡元煌等主持祭天儀式,農田主人莊文祥解說插秧技巧後,高年級學生捲起褲管大展身手。

翁寬和說,學生還要巡田、拔草,體驗農村和米食文化,「要怎麼收,就要怎麼栽」。

菁埔國小師生昨天到學校附近農田,由菁埔村長何明春將務農三寶鋤頭和鐮刀、斗笠傳承給學生代表。

校長鄭秀津表示,學校設計一系列稻田體驗和教學課程,讓學生從育苗、插秧、施肥、拔草、草編和米食製作等,觀察稻作和農耕。

轉引自聯合報2009.02.18

北埔國小原舞隊 比賽常勝軍

【媒體報導/聯合報】田俊雄/花蓮報導

新城鄉北埔國小原舞隊日前參加北埔村踩街民俗活動,展現優美舞姿,贏得鄉民好評。孩童們利用空餘時間,勤練舞藝,將於下月初前往基隆市參加全國學生舞蹈比賽。

北埔國小成立的原住民民俗舞蹈隊,經常參加全國學生舞蹈競賽,近來連年勇奪全國特優第一名,鄉里備感殊榮。

城鄉福聖宮日前舉辦踩街民俗文化活動,除陣頭表演之外,更請來北埔國小原舞社演出 助陣。

30名原住民男女學童身穿阿美族傳統服飾,在指導老師莊國鑫帶領下,隊伍隨著音樂的節奏,雙手左右揮擺律動,配合輕盈的腳步緩速進場,周邊又有隆隆的鞭炮聲助興,讓觀眾眼請為之一亮。

在新城鄉福聖宮廟慶繞境活動中,扮演「報馬仔」的陳秀櫻則說,能見到不同族群參與民俗活動,象徵地方族群融合。

另外一名扮演「報馬仔」的黎萬聖也說,他很欣賞原住民俗舞蹈,也能在眾人面前演出,尤其北埔國小原舞隊進場,吸引不少人的目光。

北埔國小總務主任莊國鑫表示,原舞隊員現有30名學生,他們從四年級開始培育,這場踩街演出是五、六年級學生,表演經驗豐富,贏得鄉民好評,3月即將北上參加全國賽。

校長黃木蘭指出,原舞隊每年競賽成績表現優異,還赴歐洲參加波蘭奧斯威辛藝術節及諾維塞斯藝術節表演,贏得僑界肯定,應歸功帶隊的莊國鑫和音樂老師鄭靜慧悉心指導。

轉引自聯合報2009.02.18

2009-02-17

學校免費午餐 菜色上網公告

【媒體報導/聯合報】黃瑞典/整理報導

苗栗縣苑裡鎮陳太太問:苗栗縣國中小學午餐免費,幫家長省下不少錢,但菜色與品質如何維持,縣府要如何監督?

苗栗縣政府教育處長彭富源答覆:2月5日開辦國中小免費午餐以來,嚴格要求各校每天得上網公告菜色,接受全民監督,也由督學分區到各校察看午餐菜色與品質及每周2次鮮奶供應情形。

日前縣長到2所國小抽查供餐品質,認為菜色、口味和營養成分都不錯,教育處會繼續督促;家長對午餐有任何意見,可電洽監督專線(037)333220,也可上縣府網站了解學生午餐菜色。

免費課輔 多元學習

苗栗市黃太太問:本學期開始,小一至小四學童免費課後留校,課程安排如何?對學童的學習有實質幫助嗎?

彭富源答覆:開學以來每天都由督學及教育處主管到各學校抽查、了解各校課程安排,各校都依規定安排閱讀、作業指導、體育活動等,也要求各校每天作業指導不能超過一堂,要讓學童有更多元的學習。

課後留校並非強制參加,學校不能因為教學或是行政方便強迫參加,開辦免費留校是希望提升學童的競爭力與教育力,要讓苗栗縣的學生贏在起跑點,教育處將調查滿意度,並了解學童接受課後留校後,是否學習有進步。

全中運 排學生觀戰

苗栗市吳先生問:全中運今年4月在苗栗縣舉辦,縣內選手訓練的情形如何?

彭富源答覆:全中運13種比賽的場館已完成,器材也完成採購,相關的路標、LED、觀光設施及綠美化等本月底前完成,教育處已擬訂菁英選手訓練計畫,對有潛力的選手加強訓練,以奪下15面金牌為目標。

配合4月18日至22日舉行的全中運,縣內各國中小4月17日至22日停課,將結合學習護照安排學生參觀全中運各場館以及賽程,預估每天2000人次,讓學生體驗與學習運動家的精神,同時透過觀摩體育競賽提升運動風氣與品質。

轉引自聯合報2009.02.17

連3年得獎 原鄉特色 興中國小的驕傲

【媒體報導/聯合報】王紀青/高雄報導

高雄縣桃源鄉興中國小,在豐碩的人文資產孕育下,展現獨特的特色課程,連續三年獲得教育部活化校園空間與發展特色特優學校,師生倍感驕傲。

興中國小校長王宗坤說,前年學校將閒置古道再造,成為學生學習部落生活的根據地,為部落文化傳承盡一份心力,獲得特色績優學校獎。去年再度以「親近山河-奔放原鄉人文的舞曲」為主軸,獲得特優殊榮;學校規劃植物科學、族語教學、生態導覽等學習,並結合趣味化越野活動、陷阱製作等,逐步建構「部落原鄉」為核心的特色學校,又獲獎。

今年興中國小又以「等待豐收-outside in縱橫山野風情」計畫,獲得全國特優獎。

王宗坤表示,學校以「等待豐收」為主題,從「口語傳說」、「射耳祭儀」等認知層面的學習,導引學童了解祭儀文化,並認識獵人養成過程中「等待」背後的準備與辛勤的歷程。

在地老師聖愛說,「部落文化並非只有歌舞,其中有更深沉的生活智慧,才是需要傳承給部落孩子的」。

另一位在地南鄒 (沙阿嚕阿)族老師基鼎,穿梭布農祭典,也相當投入,他指,文化認同是一種族群自身族屬的反省,他期待這樣的特色課程,能帶給沙阿嚕阿族的孩子有文化認同的體會。

三年級的晡妮說,安排在每周彈性時間的主題課程,讓他從阿公阿媽身上學會了種小米的故事,真期待今年的主題課程上,能再次看到小米長大的模樣。

轉引自聯合報2009.02.17

陸配教手帕舞 30學童變高手

【媒體報導/聯合報】游文寶/桃園報導

大溪鎮福安國小擴大人力招募,來了一名大陸配偶劉婷,定居台灣6年的她是哈爾濱手帕舞冠軍,小學生看她表演後,紛紛加入學習,現在30餘名學員均能演出單手轉手帕至少5分鐘。

35歲的劉婷大連外語學院日語系畢業,學習東北傳統舞蹈手帕舞(俗稱秧歌舞)超過20年,曾獲哈爾濱比賽冠軍,歌喉也不錯,曾和劉福助同台演出過。10年前在哈爾濱一家台資企業擔任翻譯,認識台籍幹部,兩人相戀結婚,6年前夫妻一起回台。

劉婷表示,4年前她取得工作權以後,曾經在幼稚園擔任行政工作,也在丈夫開設的檳榔攤賣過檳榔,因兩岸思想觀念及文化背景不同,現在她已全然適應,每個月初一及十五,都會入境隨俗到廟裡拜拜。

因檳榔攤沒有生意被迫收掉,當時景氣不佳,工作難找,恰好去年11月大溪鎮福安國小招募擴大人力,她上網報名甄選,在4人競爭中脫穎而出。

福安國小校長黃木姻表示,劉婷報到首日,就應師生要求,在台上表演手帕舞,精湛舞技,獲台下喝彩,吸引30名學生參加手帕舞集訓。

多才多藝的劉婷,也為學校當過日文翻譯,並設計二手玩具屋圖騰。目前劉婷已成為福安國小的一個寶,專業表現深獲師生肯定。

參加手帕舞社的學生,經兩個多月的訓練,功力突飛猛進,每個人都練就出單手轉手帕至少5分鐘的功力,小六隊長江軒卉說,剛開始接觸,一直掉手帕,半個月後才漸入佳境,轉帕時間也從30秒進步到5分鐘以上,現在學員都是轉手帕高手。

福安國小的手帕舞隊,已經在地方出名,他們已接獲大溪鎮公所邀約,要在4月的文化季演出,大家加緊練習,希望能一舉成名,讓手帕舞繼皮影戲後成為福安國小第二項特色。

轉引自聯合報2009.02.17

坪頂戰鼓隊 學生練出耐心自信

【媒體報導/聯合報】祁容玉/苗栗報導】

看看這群11、12歲的孩子,高昂的鬥志,把戰鼓打得震天響、虎虎生風!苗栗縣通霄鎮坪頂國小戰鼓隊,9年來培養出一群愛打鼓的孩子,苦練戰鼓,培養出耐心、專注,更在表演中建立自信。

「成立戰鼓隊純粹是巧合啦!」戰鼓隊指導老師李介耀說,最初坪頂社區要訓練戰鼓隊,請來台中「九天民俗技藝團」團員指導,他和不少老師都參加,後來社區居民工作忙碌,他擔心戰鼓隊消失,因此引進學校,讓地方特色延續。

「學生練鼓的毅力超乎想像!」李介耀說,戰鼓體積大、要打出氣勢不容易,學生剛開始練習都肌肉痠痛、手指起水泡、破皮,但都不喊苦,還常問他「什麼時候可以再表演?」看著學生打鼓時的神采奕奕,校長何明珠也四處募集經費,請來專業老師指導,讓學生技藝更精進。

「打鼓時大家都看著我們,感覺超棒!」五年甲班的邱冠銓、江仕傑、陳孝瑄都是戰鼓隊員,陳孝瑄更是少數的女隊員,她說,一開始跟不上男生的速度,練到雙手虎口破皮4、5次,不過成功表演時,觀眾常稱讚她「很厲害」,她好高興。

六年甲班的徐澤民說,在戰鼓隊除了練打鼓,也練出好體力,平常把戰鼓搬上搬下、打鼓練臂力,也學習節奏感;李介耀說,孩子們練鼓後磨出耐性、專注力,他希望,未來能持續訓練戰鼓隊,給學生一個發揮精力又能成長的空間。

轉引自聯合報2009.02.17

2009-02-15

春耕揭幕 小朋友下田學插秧

【媒體報導/國語日報】莊舒仲/高雄縣報導

「我們要保護這片土地,學習吃苦耐勞精神,尊敬耕田人,不浪費每一粒飯。」前天,高雄縣美濃龍肚國小學童對著「伯公」(客家土地公),以客語宣誓,為今年春耕插秧活動拉開序幕。

不過,今年他們不光要做農活,還升格當起小師父,指導前來交流的高雄市正興國小、七賢國小學童,學習如何把秧苗插好。一整個上午,師生都撩起褲管,捲起衣袖,從泥土中感受自然生命力。

龍肚國小校長楊瑞霞說,學校位在偏遠農村,種稻、種蘿蔔這些活動,讓學童學會了珍惜,並且從觀察、記錄田間生態,體認生命教育,力行無化肥、無農藥的有機生活,是一舉數得的體驗課程。

正興國小師生下田學插秧後,打算把插秧技巧帶回學校,和其他小朋友分享。七賢國小美術班學生則希望在龍肚租稻田,抽空前往照顧秧苗和寫生,期末要在龍肚校園舉辦美術展。

龍肚國小六年級張芯如說,去年學插秧時,還掌握不到技巧,今年比較順手,插完了秧苗,還幫忙正興國小同學,將散亂浮在水面的秧苗補種好。陳兆奎則說,這是他最後一次在學校插秧,所以特別認真。五年級學生第一次插秧,看著歪七扭八的秧苗,以及沾滿泥巴的臉,都不禁哈哈大笑。

轉引自國語日報2009.02.15

2009-02-14

免費午餐 學生稱讚吃得好

【媒體報導/國語日報】莊舒仲/綜合報導

臺東縣和苗栗縣的免費營養午餐開辦了,學童可以吃得健康、吃得好,不用擔心家長荷包問題。國中小免費供應營養午餐政策,在經濟不景氣下,讓家長減輕不少負擔,開學以來頗受好評。

臺東縣國中小學免費午餐執行計畫,投入兩億一千多萬元。縣長鄺麗貞昨天前往富岡國小視察,與學生共進午餐。不少學童表示,營養午餐比在家吃得好。

縣教育處表示,窮也不能讓孩子餓肚子,因此編列這項預算,讓全縣國中小學及縣立幼稚園學童都有午飯吃。對於外界質疑可能排擠其他建設支出,縣府已作調配,並向中央爭取擴大內需經費解決。至於社會團體捐贈類似費用,則轉為補助書籍費或代辦費用。

富岡國小昨天午餐提供炸鯖魚、炒杏鮑菇、炒芥菜、鳳梨苦瓜雞湯三菜一湯。有學童說,比在家裡吃得好。

苗栗縣政府這學期開始實施國中小學免費營養午餐,縣長劉政鴻昨天抽查苑裡中正國小和客庄國小的供餐品質。

中正國小菜色包括芹菜炒肉片、菜脯蛋、什錦大白菜、金針排骨湯;客庄國小則供應紅燒肉焗蘿蔔、海帶豆輪、炒高麗菜、紫菜湯,兩校並都提供鮮乳。劉政鴻肯定午餐菜色新鮮可口,勉勵學校持續辦好營養午餐,讓學生滿意,家長放心。

轉引自國語日報2009.12.14

小農夫學插秧 粒粒皆辛苦

【媒體報導╱聯合報】顏福江/高雄縣報導

美濃鎮龍肚國小昨天利用校區附近田地,首度與高雄市的七賢、正興國小的學童,結伴頂著大太陽、拿著秧苗、踏著爛泥,彎腰在田裡學插秧,感受農民的辛勞。

龍肚國小校長楊瑞霞表示,插秧種稻意義深遠,客家有句諺語「深深耕、淺淺種」,讓農作物長得好,必須先為作物挖好深厚的根基,種植時不宜太深,好讓作物慢慢扎根。

總務主任黃鴻松表示,回歸自然,學習箇中奧妙,讓都市的朋友認識,並參與農村的生活文化,「學習如種稻,基礎要穩,學生用心扎根,才會有好成績,一如農作物經得起大自然的挑戰,才有豐富的收成。」

「老師,我『深陷泥淖』、動彈不得,快來拉我一把。」這些都市來的小朋友,大部份都第一次親自實作農耕,也有小朋友被鄉間美景感動。揮汗如雨的正興國小3年級陳小妹妹說:「好辛苦,但是清風吹來,稻子隨風起舞,心情也舒暢不少。」

龍肚國小教導主任陳安修表示,學校提倡稻作體驗,漸漸成為正式課程的一部分,並強調推廣無農藥、無化肥的耕作方式,「鄉土教學也要向下扎根,讓孩子沾滿大地氣息,而不只是成天埋首書堆」。七賢國小昨天認養兩分地,日後該校師生也可以自行到這塊土地,從事鄉土教學。

轉引自聯合報2009.12.14

北園學童下田體驗插秧

【媒體報導╱聯合報】唐秀麗/嘉義市報導

嘉義市北園國小與農糧署昨天舉辦「稻香北園」學童種稻活動,邀請北社尾社區插秧高手吳秋冷爺爺示範插秧,只見小朋友們七手八腳、手忙腳亂,逗得眾人呵呵笑。

校長林秀香說,昨天共有全校5、6年級學生參加,有趣的是,北社尾社區家長以務農為主,但調查參加的136名學生中,竟然只有3人舉手表示曾插過秧,希望藉此活動鼓勵孩子體會父母耕種辛勞。

轉引自聯合報2009.12.14

2009-02-13

摸黑練柔道 兒童立志當國手

【媒體報導/國語日報】張彩鳳/臺中縣報導

帥氣的過肩摔、護身倒法、前方倒法……天還沒全亮,臺中縣內埔國小地下室柔道訓練場地,就傳來小朋友精神抖擻的訓練聲。誰說新世代的小朋友是草莓族?這群柔道隊員不到六點就起床,六點半以前就到齊,毅力驚人。

內埔國小柔道隊歷史悠久,成立已超過三十五年。現任教練李青政不但是校友,中度視障的他也是學校工友,平常幾乎以校為家。他從小喜歡柔道,即使必須忍受訓練的痛苦,必須克服視力的障礙,他憑藉堅強的意志力,不但成為雅典殘障奧運國手,還拿下世界第五名的佳績。更難得的是,在他的訓練下,培育出不少優秀的柔道、角力國手,現在學校的教師林淑惠,就是他帶出來的國手。

才剛開學,柔道隊、角力隊就積極展開訓練,每天上午練習兩個小時。四年級的洪巧瑜個子嬌小,卻在去年底拿下臺灣區柔道錦標賽中年級組冠軍。李青政說,洪巧瑜是苦練型的選手,身材比同齡兒童嬌小,比賽時十分吃虧,但她不屈不撓,十分難得。三年級林伯諺說:「最痛苦的是拉筋,有時會痛得流淚。但教練可以做到,我也做得到,我的目標是成為國手。」

轉引自國語日報2009.02.13

醫院裡有學校 病童重拾書本

【媒體報導/國語日報】莊舒仲/高雄縣報導

「住院也可以上學咯!」罹患白血病長期住院的屏東縣大同國小學生康莊開心的說,再也不用擔心沒去學校功課趕不上。康莊的功課表很特別,全由專任教師依他的身體狀況量身設計,不再只是躺在病床上玩遊戲機。

高雄縣教育處與高雄長庚醫院攜手打造臺灣第一所「院內學校」,昨天舉行開學典禮。高雄縣長楊秋興表示,這項跨領域資源整合的慈暉教育方案,讓無法上學的病童可以延續課業、學習成長。高雄長庚醫院院長陳肇隆指出,院內學校概念來自日本廣島大學附設醫院,但臺灣的學習環境和資源整合比日本好。

院內學校的硬體設備有兩間教室,還有圖書室、兒童專用電腦設備;與主流教育最大的差別是,教室設在醫院裡,還多了醫生與護士的關懷。目前除了二和六年級外,其他年級都有一到三名病童申請上課。

高雄縣福誠國小三年級陳姿穎說,以前在醫院是媽媽教她念書,但有老師教更好,尤其醫院裡有教室,讓她有重回學校的感覺。

轉引自國語日報2009.02.13

花縣因材施教 家庭作業個人化

【媒體報導/國語日報】趙瑜婷/花蓮縣報導

「三分之一加二分之一等於五分之二嗎?」「答錯了,你的通分概念要再加強,這份A作業給你做。」如果數學課本裡有某個概念不熟悉,花蓮縣學童將有「量身打造」的數學作業。為了縮短學習差距,教育處新學期推動「客製化家庭作業」計畫。

花蓮縣一到八年級都進行基本學測,但教育處發現,隨年級增加,兒童學習落差擴大,城鄉差距更為明顯。為了讓學生有效學習,教育處以數學為重點項目,請教師針對學生不同需求及能力,將作業設計成個人化補救教材或進階教材。教育處學管科科長李志成說,以往作業只有一種,對能力佳的學生是過度練習,對程度差的學生卻難如天書,挫折感只會讓學習差距加大。

新計畫裡,教師上完數學課後,以特製題目檢測學生哪些區塊不懂,再搭配不同的作業學習單,加強概念練習。「個人化作業也能帶動競爭,改變全班的學習氣氛。」李志成說,以課程評量決定作業方向,錯越多作業越多,學生上課會變得更專注,作業減少後則有成就感,更喜歡學習。

目前這項計畫有二十所國中小學、四十名教師參與,教師研發特製評量及作業後,放在網路平臺上資源共享,也可接受其他教師的檢視及修改,未來還將擴及國語、英語作業的個人化設計。

花蓮縣東里國小六年級學生彭程揚說,上數學課時有些概念不是很懂,如果有個人化作業,不會的問題就可以加強練習。

國立東華大學附小教師李秀蘭認為,這種因材施教的方法立意良好,但必須考慮城鄉及年級的差異。城市學校的班級人數多,教師無法負荷;高年級課程加重,教學內容增多,設計個人化作業也有難度。她建議從低年級實施,因為只上半天課,教師有比較多的時間設計教案,而且基本概念從小加強,成效更好。
回結

轉引自國語日報2009.02.13

北埔國小聯誼 百名老同學「萬歲」

【媒體報導╱聯合報】王慧瑛/新竹縣報導

上百名年紀加起來近1萬歲新竹縣北埔國小校友,昨天齊聚母校參加高齡同學聯誼會,當年都是毛頭小孩子的同窗,如今都已白髮蒼蒼,「老」同學們排排坐、拍合照,年齡近萬歲。

藝人澎澎昨天牽著93歲父親邱文漢的手入場,引起騷動。澎澎說,父親常對子女提起就讀北埔國小的童年往事,她知道父親對80多年前讀書的地方,仍懷抱無限思念。澎澎說,這是第3次陪父親參加同學會,內心很感動。

出席同學會的校友來自全台各地,有人由子女推著輪椅趕來,有人為準時參加,前2天就抵達新竹住宿飯店或親友家。最高齡校友是101歲的鄭邱玉蘭,她由兒子、媳婦、女兒等人陪同到場,臉上始終掛著燦爛笑容。

鄭邱玉蘭的媳婦鄭彭月敏說,婆婆很期待同學會,半夜2點就起床,4時許吃早飯,7時許就由家人陪同從台北出發,「因為同學們逐漸凋零,老人家很珍惜一年一次的同學會」。

北埔國小校長陳阿鼎昨天忙著招呼回娘家的「老學長」、「老學姊」,他說,有111年歷史的北埔國小,前身為北埔公國小,為凝聚校友間情誼,北埔國小高齡同學聯誼會在33年前成立,凡年滿70歲以上校友皆可參加,每年農曆正月18日在母校聚首。

北埔國小教導主任段淑琴說,今年參加的校友有130餘人,較去年多,中午在學校附近的快樂飲食店用餐,縣長鄭永金、副縣長陳興照等人到場向大家拜年。

轉引自聯合報2009.12.13

美濃龍肚國小學童體驗農耕 高市學童跟進

【媒體報導╱中央社】中央社記者╱高雄縣報導

高雄縣美濃鎮龍肚國小5、6年級學童今天下田插秧,高雄市正興國小學童學習,高雄市七賢國小學童下週也將到龍肚國小邊的農田插秧體驗農耕。

龍肚國小學童種稻體驗今年進入第5年,已成為學童課程的一部份,5、6年級近100名學童進入學校邊的2分多農田插秧,正興國小40多名學童也一旁學習。

學童們由龍肚國小校長楊瑞霞率領,祭拜「伯公」(土地公)後贈送學生耕田的鋤頭、斗笠、鐮刀及書,學童們宣誓保護土地、學習吃苦耐勞的精神、不浪費米飯。

隨後,由導師帶領學童們下田插秧,近中午時完成後品嚐湯圓點心。

龍肚國小教導主任曾耀文表示,插秧後,學童利用上午上課前及課外活動時間灌水、除草、摘除福壽螺,全校1到6年級學童利用自然與生活課觀察稻子生長情形,並寫成日記。

他表示,稻穀預計6月初收割,由學童以手工收割,並以傳統打穀機收穫稻子,再委託鎮農會碾成白米、裝成小包。部分白米充作學生午餐主食,部分由學生帶回家分享,部分義賣所得充作畢業生參觀旅遊費用。

收割後的農田經過暑假休養後,10月起由全體學童種植蔬菜,收穫後充作午餐食材,部分由學童帶回家分享。

七賢國小在龍肚國小農田邊租用近2分農田,師生下週將插秧。

轉引自中央社2009.12.13

美濃龍肚國小學童體驗農耕 高市學童跟進

【媒體報導╱中央社】中央社記者╱高雄縣報導

高雄縣美濃鎮龍肚國小5、6年級學童今天下田插秧,高雄市正興國小學童學習,高雄市七賢國小學童下週也將到龍肚國小邊的農田插秧體驗農耕。

龍肚國小學童種稻體驗今年進入第5年,已成為學童課程的一部份,5、6年級近100名學童進入學校邊的2分多農田插秧,正興國小40多名學童也一旁學習。

學童們由龍肚國小校長楊瑞霞率領,祭拜「伯公」(土地公)後贈送學生耕田的鋤頭、斗笠、鐮刀及書,學童們宣誓保護土地、學習吃苦耐勞的精神、不浪費米飯。

隨後,由導師帶領學童們下田插秧,近中午時完成後品嚐湯圓點心。

龍肚國小教導主任曾耀文表示,插秧後,學童利用上午上課前及課外活動時間灌水、除草、摘除福壽螺,全校1到6年級學童利用自然與生活課觀察稻子生長情形,並寫成日記。

他表示,稻穀預計6月初收割,由學童以手工收割,並以傳統打穀機收穫稻子,再委託鎮農會碾成白米、裝成小包。部分白米充作學生午餐主食,部分由學生帶回家分享,部分義賣所得充作畢業生參觀旅遊費用。

收割後的農田經過暑假休養後,10月起由全體學童種植蔬菜,收穫後充作午餐食材,部分由學童帶回家分享。

七賢國小在龍肚國小農田邊租用近2分農田,師生下週將插秧。

轉引自中央社2009.12.13

2009-02-12

雲縣草嶺國小租飯店上課

【媒體報導/國語日報】張彩鳳/雲林縣報導

各國小學生昨天都歡歡喜喜迎接開學,但雲林縣草嶺國小的學童,卻因為學校鄰近的地質較為鬆軟,有走山的疑慮,在校舍安全鑑定結果尚未出爐前,學生只得暫時租借當地的舊飯店改裝成的學院上課。雲林縣教育處強調會給予學校相關的支援與協助,也承諾絕對不會廢校。

草嶺國小代理校長李政勳表示,學校校舍其實沒有受損,但是因為附近的地質堪虞,教育處已經組成地質委員會,近期內就會展開鑑定。一旦鑑定結果必須遷往他處,學校也有腹案,已覓妥一處地點,希望朝向重新建校的方向努力,但還須後續的評估及經費的籌措,如果通過重新建校,最快也要兩年的時程。

轉引自國語日報2009.02.12

造船、護蝶 開學許下超級任務

【媒體報導/國語日報】國語日報報記者/綜合報導

昨天是開學第一天,有不少小學教師與學生互許承諾,要在這學期完成一項超級任務。有人要造獨木舟漂洋過海,有人誓言保育蝴蝶,也有人要全縣走透透,準備迎接新學期多彩多姿的校園生活。

北縣和美國小年年舉行浮潛畢業典禮,校長張伯瑲這學年有新作法,請造船師傅每週到校教學童打造獨木舟。六年級教師林瑋竣將帶著學生造船,畢業時划著獨木舟出海浮潛。

北縣有木國小一二年級學生以復育蝴蝶為目標,每個學生照顧三隻紅紋鳳蝶幼蟲,記錄結蛹、羽化、蛻變的過程,最後再將蝴蝶野放在校園綠地。一年級導師李宜芳說:「透過觀察與飼養,希望學生愛惜生態、尊重生命。」

北縣成福國小六年級教師謝基煌計畫帶領學童全縣二十九鄉鎮市走透透,讓學童用相機記錄家鄉。謝基煌除了教導學童攝影,還自掏腰包買數位相機、單眼相機及錄影機供學童使用。他將集結學生的作品印成紀念冊,並設置部落格。

北市雙溪國小預計四月底為畢業班舉辦五天四夜蘭嶼海洋與原住民文化體驗活動。校長翁世盟表示,學生除了要學達悟族語言,穿著原住民服裝,還要出海捕飛魚呢!

宜蘭縣竹安國小也有織夢計畫。五年級學生為籌措畢業旅行費用,上學期種蘿蔔,這學期將再接再厲種植落花生,從整地、鋤草、鬆土到收成,都不假手他人。導師林子顏表示,希望學生體會到付出後的收穫最美好。

臺中市長安國小一年級教師洪嘉唯上學期和學生共讀十幾本書,昨天她與學生約定,希望這學期能更上層樓,讀完三十本書。

高雄市河濱國小則為六年級學生設計「就是要感恩」計畫,透過閱讀書籍和參訪安養機構,讓學生懂得感恩、惜福。

轉引自國語日報2009.02.12

學童解燈謎 腦筋不休息

【媒體報導/國語日報】莊舒仲/高雄縣報導

開學第一天,高雄縣六龜鄉新發國小準備了一場有魔術和燈謎的迎新活動,由校長和教師帶頭演出,學生看了直問「怎麼變出來的?」校長周淑蕙表示,除了讓年節氣氛延續到校園,也希望學生更有活力和朝氣面對新學期挑戰。

周淑蕙說,迎新活動內容有拜年領紅包、燈謎挑戰,以及魔術說唱迎牛年。其中猜燈謎部分,二十道題目全被小朋友解出,讓出題教師相當訝異。

小三的王振宇說,學校邀請專業魔術師表演魔法書、彩色絲巾等十多種魔術,相當精采,校長還一起上臺表演,讓他難忘;小二的葉怡萱表示,拜年領紅包活動很有趣,大家要講吉祥話才能領紅包,排越後面的人能說的吉祥話越少,有男同學祝福女老師青春美麗,很有趣。

轉引自國語日報2009.02.12

創意運動 助學童收心

【媒體報導/國語日報】陳祥麟/臺北報導

開學收心操!臺北縣文德國小和土城國小昨天以運動方式讓學童收心,文德國小學童騎獨輪車,拿著呼拉圈當籃框,玩趣味籃球;土城國小全校師生一起跳繩、搖呼拉圈甩肉。文德國小三年級學生李昕潔說:「騎著獨輪車當活動籃框,平衡感要很好,這種開學典禮真有趣。」

文德國小昨天舉辦「扭轉乾坤SHOW籃球」活動,全校三四年級共三十四班一千多名學童,以玩籃球迎接新學期。學童以呼拉圈當籃框,投籃前必須先原地轉三圈,不少人轉完後頭昏眼花,還要瞄準會到處移動的呼拉圈籃框。

其中有兩班的學童把籃球與獨輪車運動結合,拿籃框的同學必須騎在獨輪車上,這時候平衡感很重要。騎獨輪車當籃框的李昕潔和陳微安默契十足,陳微安說:「我學獨輪車只有一學期,就能騎獨輪車玩籃球,感覺超厲害!」

文德國小校長賴連功表示,希望開學的創意運動,能幫助學童收心,也可讓學童養成愛運動的習慣。

土城國小則以「千人齊運動」迎接開學。校長陳成恭帶領千名師生在新完工的操場上一起跳繩、搖呼拉圈。小朋友一邊跳繩一邊大聲數數,精神抖擻。有學童說,過年期間吃了很多零食,體重增加不少,希望跳繩可以讓自己減重。

轉引自國語日報2009.02.12

開學典禮變布稻大會 插秧去

【媒體報導/國語日報】李榮茂/臺南縣報導

臺南縣新東國小昨天開學日以「布『稻』大會」取代傳統開學典禮,全校師生以虔誠的心,祭拜上天祈求豐收,並在農民的指導下,赤腳踩在水田裡插秧,體驗農作樂趣。

新東國小配合辦理深度米食推廣教育「心動玉白米」活動,昨天開學日舉辦「布『稻』大會」,師生齊聚校園旁的農田,四五六年級學生在農民指導下,脫下鞋子走入水田裡,學習彎腰插秧;一二三年級學生則把洋香瓜、菜葉放在田埂旁誘捕福壽螺,稻田秧苗才不會被牠吃光光。

新東國小校長吳建邦說,種稻採用「有機農法」,不使用農藥和化學肥料。除草則以粗糠鋪在稻田裡,降低野草生長速度,希望透過實際作法,讓學生了解有機農法。

五年級學生許僈妮說,踩在水田裡感覺冰冰涼涼的,很好玩,但雙腳陷在泥沼裡拔不出來,體會到農夫插秧很辛苦。二年級翁沛瑜則說,用洋香瓜、菜葉引誘福壽螺,很快就抓到好幾隻呢!

轉引自國語日報2009.02.12

偏遠師職缺 4月公布 5、6月考

【媒體報導/聯合報】翁禎霞、薛荷玉/連線報導

教育部計畫以共聘方式釋出偏遠教師職缺,立刻引起流浪教師高度興趣,很多人都在問「要去哪裡應徵?」表明再遠也要去;教育部則預計4月會在網站上公告大專畢業生短期就業平台,各地在5-6月間考試,8-9月即可「上工」。

教育部本周一提出增置專業教師方案,將在偏遠地區新增3400位共聘、巡迴教師,教授目前偏遠地區最缺的英文、藝術與人文科目,碩士可月領4萬4123元,大學畢業生也有3萬8045元月薪。

聘用對象以擁有教師證的儲備教師為優先,但若偏遠地區招不到人,則可聘大學畢業生。

這項消息曝光後,許多流浪教師奔相走告,有人一大早就向各地縣府詢問「何時報名」?教育部電話也接到手軟,問的都是何時報名、何時考試,但也有人擔心,偏遠中小學共近千所,「如果一校校去考,報名費加交通費就不得了。」

教育部國教司科長武曉霞表示,將建議各縣市以縣市為單位招考,甚至跨縣市區域聯合招考,不要各校單獨招考,以免讓考生受奔波偏遠學校之苦。

今年剛從研究所畢業的李姓女學生,連兩年都在教師甄試落榜,仍待業中,她坦承「現在只要有工作,不管哪裡,我都會去」,不過她也不否認「有機會調近一點更好,因為我要結婚」。

屏東縣教育處學管課長李達平說,屏東縣曾在92年釋出46個偏遠英語教師職缺,結果只有20多人報到,「其他的都嫌太遠」。更令人灰心的是,不少應徵者口試時都說「不管再遠我都會去」,但到後來卻變成「不管怎樣我都要走」,因此,這次招聘老師「熱誠最重要」。

轉引自聯合報2008.02.12

偏遠師職缺 4月公布 5、6月考

【媒體報導╱聯合報】翁禎霞、薛荷玉/連線報導

受少子化衝擊,教師缺額大減,數以萬計的「流浪教師」每年都要提著裝教具的行李箱在各考場奔波,教育部今年將釋出3400位共聘、巡迴教師缺。 本報資料照片

教育部計畫以共聘方式釋出偏遠教師職缺,立刻引起流浪教師高度興趣,很多人都在問「要去哪裡應徵?」表明再遠也要去;教育部則預計4月會在網站上公告大專畢業生短期就業平台,各地在5-6月間考試,8-9月即可「上工」。

教育部本周一提出增置專業教師方案,將在偏遠地區新增3400位共聘、巡迴教師,教授目前偏遠地區最缺的英文、藝術與人文科目,碩士可月領4萬4123元,大學畢業生也有3萬8045元月薪。聘用對象以擁有教師證的儲備教師為優先,但若偏遠地區招不到人,則可聘大學畢業生。

這項消息曝光後,許多流浪教師奔相走告,有人一大早就向各地縣府詢問「何時報名」?教育部電話也接到手軟,問的都是何時報名、何時考試,但也有人擔心,偏遠中小學共近千所,「如果一校校去考,報名費加交通費就不得了。」

教育部國教司科長武曉霞表示,將建議各縣市以縣市為單位招考,甚至跨縣市區域聯合招考,不要各校單獨招考,以免讓考生受奔波偏遠學校之苦。

今年剛從研究所畢業的李姓女學生,連兩年都在教師甄試落榜,仍待業中,她坦承「現在只要有工作,不管哪裡,我都會去」,不過她也不否認「有機會調近一點更好,因為我要結婚」。

屏東縣教育處學管課長李達平說,屏東縣曾在92年釋出46個偏遠英語教師職缺,結果只有20多人報到,「其他的都嫌太遠」。更令人灰心的是,不少應徵者口試時都說「不管再遠我都會去」,但到後來卻變成「不管怎樣我都要走」,因此,這次招聘老師「熱誠最重要」。

轉引自聯合報2009.12.12

拔河了得 蓬萊國小跨縣市交流

【媒體報導╱聯合報】王燕華/宜蘭縣報導

全校學生不到百人,卻能連續獲得3座全國拔河賽冠軍盃的宜蘭縣蓬萊國小,究竟是怎麼訓練的?讓其他學校很好奇。蓬萊國小從9日起一連兩天,邀請台南、花蓮等外縣市3所學校交流,分享心得,也提前備戰3月份的全國拔河錦標賽。

位於大南澳地區的蓬萊國小,在短短不到一年半的時間,就獲得3座冠軍盃,教練陳彥誠也得到4次優秀教練獎,成為全國國小新式8人制、室內拔河運動的「新霸主」。

校長丁進添表示,蓬萊國小連戰皆捷,已在拔河界闖出了名號,有6 所縣外團隊和校方聯繫,都想到蓬萊觀摩,了解蓬萊拔河隊到底是怎麼訓練的。

學校利用寒假尾聲,辦2天1夜跨縣市交流活動,邀請花蓮縣見晴國小、台北市文化國小及台南縣陽明國小到蓬萊國小友誼賽,觀摩訓練器材,分享學習心得。

帶隊的台南縣陽明國小教練莊敏豪說,蓬萊國小拔河隊已是全國頂尖的隊伍,透過這次的交流,顛覆傳統拔河的訓練觀念,雖然路途遙遠,但收獲豐富。

來自陽明國小的選手陳姿樺,對蓬萊一直很好奇,這次遠從台南而來,切身感受到蓬萊選手們紀律很嚴謹,技術也是一流,會汲取這種精神,希望回去後讓自己的拔河技巧更上一層樓。

轉引自聯合報2009.12.12

開學第一課 拜田頭插秧苗

【媒體報導╱聯合報】李恩慈/高雄縣報導 2009.02.12 06:21 pm

美濃鎮吉東國小利用昨天開學日,舉辦插秧活動,讓各年級小學生都赤腳下田,學生覺得相當有趣。

「開學典禮,讓我們種出新希望!」美濃鎮吉東國小連續3年利用開學首日,讓小學生赤腳下田插秧,體驗「晴耕雨讀」的美濃傳統文化價值,許多小朋友當場腳陷軟泥中,動彈不得,現場氣氛活潑而有趣。

「今天衣服髒沒關係,媽媽不會罵!」全校師生和家長們在校長李坤松帶領,下田前舉行特別的祭拜「田頭伯公」儀式,期望老天爺保佑今年能有好收成。接著小朋友們迫不及待脫下鞋子、捲起褲管,拿起秧苗有模有樣地「蒔田」。

「插秧好好玩喔!」、「唉唷!我不要插秧了啦!」許多小朋友由於腳陷在軟濕的泥土中,無法施力,田間四處傳出跌倒的叫聲,1年級黃小弟插秧動作相當俐落,他可愛地說,「我要讓家人吃到自己親手種的米」。

李坤松表示,吉東國小學區有許多外籍配偶,目前全校外籍新移民第2代子女共39人,接近學生總人數3分之1,因此校方才會連續3年舉辦「新移民暨學童深耕美濃」的種稻體驗活動,昨天除了讓外籍配偶比較母國與美濃耕種的差異外,也讓新一代小孩繼續傳承美濃人刻苦耐勞的精神。

李坤松說,今年活動重點在於讓新移民及學童了解生產履歷和驗證等相關新的農業知識與觀念,之後校方計畫結合資訊動畫呈現師生種稻過程,並剪輯收藏。

轉引自聯合報2009.12.12

下學年國小減70班 屏縣嚇一跳

【媒體報導╱聯合報】翁禎霞/屏東縣報導

受少子化衝擊影響,屏東縣預估今年9月以後,全縣國小減班將高達70班、教師員額至少減少100人,超額老師莫不「皮皮剉」,偏偏又遇上景氣不好,很多資深老師都有「加減做」的打算,少子化加上景氣差,對學校的衝擊恐怕更大。

昨天開學日,學校作息回歸正常,不少老師討論到超額教師或是學生人數,很多老師忍不住皺眉嘆息說,「就怕下一個因超額被調走的就是自己」,這一波少子化衝擊讓老師們五味雜陳,連校長現在逢人也都會積極勸說「多生一個好了,這樣以後才不會減班」。

減班到底多嚴重?屏東縣教育處官員最近看到數字「真的嚇了一大跳」,教育處表示,國小新生人數到上學期只剩下8000多人,但下學年起,各班級人數已降至30人,仍擋不住少子化的「威力」,全縣國小估計至少減班70班,教師員額一下子就少了100人。

據了解,一旦減班確定,光是屏東市就有20多個超額教師,屆時屏東市區將有20多位老師必須被迫調到鄉下工作,超額問題已經引起教師圈議論紛紛,有的老師坦承「現在根本不敢動,只要一調動,就可能會淪為明年的超額」。

超額多、退休的老師卻愈來愈少,教育處說,去年暑假退休老師只有40多人、今年寒假更只有24人,很多資深教師看景氣不佳,反而對退休採取觀望態度。

最近教育部研議要放寬退休資格,希望解決目前的超額教師難題。

不過地方認為還不如增加各班教師編制,徹底解決超額,「要以退休人數來補超額教師名額,幾乎不可能」。

轉引自聯合報2009.12.12

午餐多樣化 中寮永樂國小銀質獎

【媒體報導╱聯合報】張家樂/南投縣報導

南投縣中寮鄉永樂國小用心經營學童午餐,以白米飯、地瓜飯、糙米飯、南瓜飯和壽司,輪流當作學童午餐的主食,多樣性的選擇,讓發育中的學童,可以獲得均衡的營養,獲教育部頒給「學童午餐銀質獎」,是彰投兩縣國中小學最高殊榮。

永樂國小校長陳燕玉說,學校所在地是中寮鄉山區,盛產柳丁和香蕉等水果,學童午餐不但充分供應在地水果,當這些水果盛產時,也使用柳丁和香蕉等,製成果汁或入菜,讓學生吃到最新鮮的水果,也可幫助農民解決盛產賤價的問題。

每個星期三,是學童午餐的「輕食日」,這一天的菜色沒有魚和肉,午餐的菜餚都是少油、少鹽的烹調,且一定有一道汆燙的青菜。

陳校長說,環保團體最近大力推動節能減碳,但在永樂國小的「輕食午餐」,已經施行一年多了。

永樂國小共有7個班級,學童午餐的菜單,都是由營養師調配,針對成長中學童的需要,餐點中的蛋白質、熱量和油脂,都有完整計算。

配合「一方土、養一方人」的民間說法,午餐的菜色,以在地生產的蔬菜為優先,且務必要求是當令所產的,很多蔬菜送到校時,根部都要帶著泥土。

每個學期,學校都安排學生學習製作菜頭粿或包粽子,除了讓學生實地了解傳統米食的特色,也可以讓學生了解米食的各種變化,對於改善學生的偏食很有幫助。

轉引自聯合報2009.12.12

寒假供午餐 烏日東園國小做到

【媒體報導╱聯合報】蔡佳妤/台中縣報導

台中縣民進黨籍議員批教育部要求各縣市補助弱勢學生寒假午餐,台中縣沒有學校實行,烏日鄉東園國小校長趙景惠昨指出,該校看到公文後便確實執行這項政策,並非如議員所指全縣都沒有做到。

前天帶頭批評的縣議員何欣純說,東園國小雖積極辦理寒假供餐,但政府沒補助任何經費,中縣教育處也沒有要求各校提報清寒學生名單,只交學校自行處理,仍是政策跳票。

趙景惠說,寒假前一天收到教育部公文,因學校沒有自辦午餐,所以自製午餐券,隔天立刻發給校內27名清寒學生每人各10張,並找到一名經營便當店的家長會前常委合作,以每個40元的價格,賣出價值近70元的便當給清寒學童,收下餐券後再向學校請款。

他表示,校方擔心便當菜色不好,還派老師偽裝成家長,拿餐券到該店買便當試吃,「檢查」過後證實營養又好吃。

趙景惠也說,雖然政府有寒假供餐的美意,但不可否認行文太過倉促,且內容只要求學校透過社福團體籌措經費,找不到財源才向政府申請補助,沒有明確辦法。

趙景惠呼籲政府往後若有類似做法,應盡早通知並且有完善計畫。

轉引自聯合報2009.12.12

屏東》陳登錄 一人兼4所國小校長

【媒體報導╱聯合報】宋耀光/屏東縣報導

屏東縣車城國小校長陳登錄一人兼4所國小的校長,是全縣負責最多學校的校長。在少子化後,車城鄉的保力、溫泉、射寮3所國小相繼被降為分校,陳登錄原本是車城國小校長,屏東縣政府教育處又聘他出任3所分校校長,堪稱「最多頭銜的校長」。

轉引自聯合報2009.12.12

2009-02-11

「早安國小」NO.35 雲縣僑和國小 種稻走出一片天

【媒體報導/國語日報】張彩鳳/雲林縣報導

校齡:四十九歲

特色:生產僑和牌五百甲圳葵花濁水米

規模:十班普通班

雲林縣莿桐鄉僑和國小全校有兩百零六個學生,絕大多數學生家中世代務農,學區內的農田,是日據時代「五百甲圳獻納米」的原鄉。因此,僑和國小把「小農夫種稻體驗」列為學校本位課程。在學校用心經營下,獲得社區家長支持,無償提供零點七五公頃農田,給學生作為種稻體驗的合作農園。

學生種稻採用健康、無毒的自然農法,一年只耕種一期稻作,休耕期間種植向日葵當有機肥,讓無毒安全的農業觀念向下扎根。沒想到學生種植的米獲得口碑,不但有自己的品牌,更連續兩年榮獲全國「十大經典好米」評選,還得到臺灣知識庫企業的愛心認購,成了豐富學童學習體驗的最佳資源,走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

校長的話

教育是一種堅持,從臺北返鄉接任僑和國小,就是希望回歸農村,奉獻鄉里,因此我希望僑和國小成為一所「愛與夢想」學校。兩年多來,用我們親近土地的故事,感動了許多愛心人士更加關懷、投入校園,這份堅持也感動社區農民,使得社區漸漸發展出無毒農業,為生態環境盡力。簡三郎

轉引自國語日報2009.02.11

認養原鄉孩童 減低就學障礙

【媒體報導/國語日報】趙瑜婷/臺北縣報導

從新竹縣尖石鄉的養老和泰崗部落,要送孩子到最近的國小附設幼稚園就讀,來回要花四小時,對經濟弱勢家庭來說是一大負擔,因此孩子只好待在部落裡。然而等到上國小時,學童一律得住校,這些不會生活自理的孩童就被貼上學習遲緩的標籤,很難有好的學習開始。

一兩年前,至善基金會在偏遠部落成立幼兒照顧中心,教孩童生活自理及文字閱讀,希望提供好的銜接教育,讓他們上學後不再被嘲笑而自暴自棄。

五歲的小嫻說,以前同學會到處奔跑、坐不住,現在都能乖乖在教室裡聽老師講繪本故事,還會洗手、刷牙、摺衣服,學會自己照顧自己,很有成就感。

不過,大環境不佳,搬到平地的部落居民有回到山上的趨勢。至善基金會專員周坤達呼籲,請大家支持這些仍懷抱著夢想的原住民父母,每個月六百元的定期定額捐款,讓照顧中心投注在原鄉幼兒身上,包含教育、教材、營養早午餐,以及提供生活用品與師資訓練等費用。透過陪你長大計畫,就能減低原鄉孩童的就學障礙。認養專線(○二)二三五六○一一八。

轉引自國語日報2009.02.11

球員焢窯 發揮比賽精神

【媒體報導/國語日報】李榮茂/臺南報導

臺南縣東陽國小六年級男童排球隊,球技精湛,參加全國排球賽,奪得八座冠軍杯。寒假期間和五年級球隊展開集訓,學校為了慰勞球員和教練,昨天利用寒假最後一天舉辦焢窯活動,師生合力建造土窯,焢土雞、地瓜等食物,體驗鄉間焢窯樂趣。

二十名球員在義工團長李君毅的指導下動手造窯,土窯完成後,接著升火,等土塊燒得通紅時,再將土雞、地瓜、四季豆等食物放入土窯。等到中午打開土窯,頓時香味四溢,大家迫不及待大飽口福。

球員陳仕邦、李彧丞、陳家緯一邊品嘗美食,一邊表示,造土窯和打球一樣,要細心和耐心,否則會前功盡棄。

轉引自國語日報2009.02.11

2009-02-10

偏鄉代理教師 起薪3.8萬

【媒體報導/聯合報】薛荷玉/新竹縣報導

現在很多大學畢業生失業,若能到偏遠、離島地區中小學教授音樂、美術、英文、體育、帶活動應該也不錯,碩士可月領44123元,大學畢業生也有3萬8045元的月薪。

為提升偏遠地區教師素質,同時搶救失業的大專畢業生,教育部提出20億元的增置專業教師方案,將在偏遠地區新增3400位共聘、巡迴專業代理教師,從今年9月起聘用到明年6月,為期一學年;如表現良好,還有可能長期聘用。

國內偏遠國中共209校,偏遠國小則有739校,因學校規模小、班級數少,教師員額也較少,很缺英文、藝術與人文領域、綜合活動領域的專業教師,常得由國語、數學等老師兼任;即使用鐘點費聘代課老師,但國小每節260元、國中360元的代課費,很難吸引優秀代課教師長期投入。

教育部國教司長楊昌裕指出,將在國中增設共聘教師,由偏遠地區學校與鄰近的1~2所學校合作,組成策略聯盟,合聘一位各校缺乏的專業代理師資,如家政、音樂老師等。

國小是採包班制,老師基本上什麼都要教,但教育部也將鼓勵教師輔導團的優秀正式教師,下鄉巡迴數校進行主題式教學,如「巡迴英語村」、「科學列車」等,而這些巡迴教師所遺空缺,也將聘代理教師。

教育部說,共聘及巡迴代理教師為鼓勵短期就業人力,為促使他們日後找長期工作,薪水是一般正式教師的85折,具學士學歷者、含勞健保的月薪為3萬8045元,碩士學歷者則可領4萬4123元,寒暑假沒上班就不能支薪。

教育部國教司科長武曉霞表示,共聘及巡迴代理教師的聘用對象以領有教師證的合格教師為主,但偏遠地區常無法聘到合格教師,就可以聘用有專長的大學畢業生。

教育部長鄭瑞城表示,只要是偏遠地區表現良好的代理教師,一年後都會爭取列入一般預算,把好老師留下來。

轉引自聯合報2009.02.10

2/3偏鄉老師 要教不擅長科目

【媒體報導/聯合報】薛荷玉/新竹縣報導

學者調查發現,偏遠地區的國中老師有2/3教課要搭配自己不擅長的科目,如國文老師還得兼社會、藝能及輔導課。畢業自雲林縣四湖鄉三條崙國小的台北市教育局長吳清山回憶,國小從沒上過音樂課,「害我到現在唱卡拉OK都會怕。」

教育部昨天在新竹舉行全國教育局長會議,針對偏遠地區共聘教師政策進行調查,結果25縣市教育局長全都舉手贊成偏遠地區共聘專長教師。

教育部引用台師大教育系教授甄曉蘭針對200多所偏遠國中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有2/3教師都要搭配教授非專長的科目,甚至有一成要配3~4科不擅長的科目,問題比一般國中嚴重許多。

苗栗縣教育處長彭富源表示,偏遠地區的兩種師資最不好,即英語、音樂兩科,他希望在西湖鄉的5所偏遠小學建立校群合作,合聘專長師資。

金門縣教育局長李再杭表示,他可以代表金門、馬祖、澎湖發言,這三地都很缺藝術人文的專長老師,如能跨2~3校共聘專長教師,他舉雙手贊成。

身為首善之區的教育首長,台北市教育局長吳清山也忍不住發表意見,大力贊成偏遠地區共聘專才教師。吳清山說,他國中小9年的時光,讀的都是「特偏」學校,小學6年從來沒上過音樂課,升上四湖國中飛砂分部,才上「一點點」的音樂課。

「偏遠地區也有很具音樂、美術潛能的學生,只是沒有好老師來啟蒙。」吳清山說,他甚至建議,偏遠地區的專長教師不能只聘一年,而要長期聘下去。

轉引自聯合報2009.02.10

捐600 讓他快樂上學去!

【媒體報導/聯合報】邱瓊平/台北報導

「我喜歡學ㄅ、ㄆ、ㄇ和1、2、3,我愛上學。」5歲的泰雅族小嫻說出她對上學的渴望。為了念書,70歲的阿嬤尤穆每天陪小嫻到距離部落20分鐘車程的養老幼兒照顧中心上課。小嫻的媽媽鄭秀英說,孩子喜歡上學,不管多辛苦,都要讓小孩受教育。

至善基金會今早舉行「陪原鄉孩子」勸募記者會。至善基金會執行長洪智杰表示,原住民部落距離學校遙遠,車程通常需花上半天,但因部落父母無力接送孩子上學,加上無法親自教導,部落的孩子缺乏刺激,容易被貼上成長遲緩標籤。

為了讓原住民孩子可以受教育,至善基金會從96年起在新竹縣尖石鄉開辦養老及泰崗幼兒照顧中心。部落幼兒照顧中心老師阿美說,許多原住民的小孩必須跟父母外出工作,上國小後跟不上其他同學的學習進度。

小嫻就是「陪孩子長大」計畫的受助者之一。小嫻媽媽原本在桃園湖口工業區工作,兩個月前被遭裁員回到部落,平常靠到果園打零工維生,一天工資約1000元。她說,小嫻還沒上學前什麼都不會,到幼兒照顧中心上課後,老師常稱讚她學得很快,回到家不但會幫忙做家事,還會幫阿嬤穿襪子。

鄭秀英說,她希望小嫻和小嫻弟弟有機會讀書,雖然養老部落照顧中心離家要20分鐘車程,但比起距離一小時車程的秀鑾幼稚園,已經近很多。小嫻則是拿著自己畫的圖畫,大聲地說,「我希望每天都要上學。」

至善基金會表示,為了讓原住民孩童有機會受教育,將號召300位愛心認養人,每個月捐款600元投入原住民服務「陪你長大」計畫,讓原住民小孩有教材、營養早午餐和生活用品。認養專線:(02)2356-0118網址:www.friendshipcit.org。

轉引自聯合報2009.02.10

苗栗午餐免費 6.5萬生受惠

【媒體報導/聯合報】黃瑞典、胡蓬生、祁容玉/苗栗報導

苗栗縣政府本學期起推動免費學生營養午餐,共有6萬5千餘名學生受惠,偏遠及山地學校菜色品質也提升,也為家長省下不少荷包。

免費學生午餐家長感受最明顯,「真的省很多!」苑裡鎮民洪秋如有3個孩子就讀小學,過去每到月底就要繳交近兩千元午餐費,現在整學期省下近1萬元花費,對家裡經濟幫助不小,她說「感謝政府這項好政策」。

苑裡鎮公所員工陳婕瑀也有3個孩子就讀國中、小,免費營養午餐讓家裡省錢不少,她原本擔心菜色品質是否變差,但開學至今,孩子反應菜色沒變,讓她漸漸放心,她希望未來承包午餐的廠商能維持水準,讓孩子吃的安心。

苗栗縣政府一年編列4億6千萬元補助國中小學午餐費,全縣共有155所國中小學,6萬5千名學生可以享用免費的營養午餐,包括4所私立學校也享有這項福利。

縣政府教育處指出,國小學生平均一餐的餐費約32元,國中為33元,每名學生1個月餐費約600元至650元,1學期平均得繳3200元的餐費,對子女較多的家長是一大負擔。

本學期起,學生的餐費全由縣政府補助,學生僅需負擔160元的燃料費與200元的設備維護費,貧困學生的燃料費與維護費則全額由縣府補助。

山地及偏遠地區學校,以往1餐餐費平均只有25元,現在提高至32元、33元,菜色品質將可大幅提升,約2800名的學生受益更多。

竹南鎮海口國小午餐菜色有3菜1湯,外加水果,「今天的菜都很好吃!」小朋友吃得津津有味;學童史翔宇一口氣吃了2碗飯,「第1碗盛的飯菜比較小碗,所以又裝了1碗」,他覺得學校午餐很好吃。

教育處每天指派督學到各校察看午餐菜色與品質,讓學生感覺最明顯的差異,是每周多供應2次鮮奶。雖然營養午餐免費供應,還是會有家長堅持送親手做的愛心餐盒給孩子。

轉引自聯合報2009.02.10

寒假上課 山區童有學有吃

【媒體報導/聯合報】翁禎霞/屏東報導

「校長,將來你老了,我會幫助你」,屏東縣三地國小為了避免山區原住民清寒學童在寒假期間乏人照料,這個寒假照常上課,上午上課輔班、下午社團活動,每個孩子至少都有午餐吃,有一回校長把便當讓給一名學生,小學生相當感動,當場感謝校長說 「您好心會有好報」。

今天是寒假的最後一天,明天開學,很多小朋友都還在「收心」,不過三地國小及德文、達來、大社等分校、分班的學生,在寒假期間仍然天天照常上課,如果有事不能到校,小朋友還是要依規定請假,雖然可能會影響老師的假期,但家長可放心多了。

校長陳再興說,有一回他看到一名小朋友放假時在學校閒晃,吃飯時間到了也不回家,當天學校剛好有研習活動,於是他把自己的便當送給那位學生,小朋友拿到便當還天真地說「校長,你將來老了,我也會幫助你」。

他說,山區有許多家長不管放假與否,每天都得外出工作,孩子只要上學,就能保證有學校營養午餐吃,如果不上學,有的家長只能留下飯菜或零錢,讓孩子自己解決,「山上沒有超商、更沒有麥當勞」,「學校只要開伙,至少孩子就有飯吃」。

這個寒假以來,除年假外,學校天天上課、天天開伙,小朋友上午參加課業輔導,下午則是社團活動,問小朋友「放假還要上課,開心嗎?」就讀四年級的陳姓學童點點頭直說,「可以天天看到同學、最開心」。

轉引自聯合報2009.02.10

搶救原民文化 唱歌跳舞激潛力

【媒體報導/聯合報】李蕙君/台東報導

原住民文化、語言逐漸沒落,台東縣內許多國中小學校著手搶救,透過固定鄉土語言課程外,研發趣味學習課本、辦各種活動讓小朋友得以傳承原民文化,引發學生興趣,希望未來可以持續落實原住民傳統祭儀的舉辦與推廣。快樂的原住民歌舞是小朋友接觸文化最直接、有趣的方式,台東縣原住民國中小學多數都有成立原住民歌舞團體,讓學生在歡樂氣氛下,學習傳統歌謠、舞步。如金峰鄉介達國小原住民舞團多年來參與比賽,皆奪佳績,學生越有成就感、跳得更起勁,潛移默化發揮傳承效果。

介達國小舞蹈指導教師陳參祥表示,舞蹈內涵多元,學習前要有了解,才能跳出味道;他說「原民舞蹈不只是技巧學習,還有傳統文化的認識。」

除了歌舞,延平、海端、利稻等布農族地區小學有合唱團、樂器演奏,展現布農族渾厚歌聲,要唱出母語歌詞勢必先學好母語,利稻國小學童更唱到出唱片。

除非家長強迫,一般學生在家已不說原民母語,各校鄉土語言課程企圖搶救流失的語言,許多學校另開設營隊、活動,試圖從傳統課程激發學生潛能與慾望。

像賓茂國中今年利用寒假辦營隊,要求學生向耆老學手工藝,並嘗試以母語溝通,學生參與營隊的心得感想最後也會翻譯成母語,編纂成書。大武國中教師用心編寫原住民語言教材,在正統課堂中提供學生另一種趣味、活化的教學,也是另類的傳承。大王國中另闢教室,展示當地排灣族傳統服飾文物,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了解排灣文化。

轉引自聯合報2009.02.10

慈濟學生下鄉 摸聽診器 學童好奇

【媒體報導/聯合報】范振和/花蓮縣報導

慈濟大學醫學系組成的醫療服務隊連日來在萬榮鄉見晴國小,為學童介紹常見的醫療器材和醫療行為,廣受歡迎。

聽診器、血壓測量器、注射筒、反射槌、筆燈等,這些醫生常用的醫療器材讓小朋友很好奇,問題一個接著一個問,他們也試著操作,尤其當從聽診器聽到「噗通!噗通」的心跳聲時,小朋友一臉專注,覺得很神奇。

另外也有測試身體的物理反應,當筆燈照進瞳孔時,瞳孔自然收縮,也引起小朋友陣陣驚呼,藉由實際操作,小朋友漸漸了解,其實醫師這些動作都是為了檢查身體,沒那麼可怕。

慈大醫學系自95年開始在見晴國小服務,進行家訪和閱讀活動,每年寒假固定舉辦多天營隊活動,受到見晴國小校長朱榮芳、主任許壽亮肯定。

醫學系學生陳苡靜希望未來當醫生後,不忘想要幫助人們脫離病痛的初衷。學生蔡斗元說,他當成是職前訓練,先從偏遠地區學習與小朋友、原住民家長溝通,深信對未來步出社會大有助益。

轉引自聯合報2009.02.10

救失業救教育 偏鄉代理教師 起薪3.8萬

【媒體報導/聯合報】薛荷玉/新竹縣報導

現在很多大學畢業生失業,若能到偏遠、離島地區中小學教授音樂、美術、英文、體育、帶活動應該也不錯,碩士可月領44123元,大學畢業生也有3萬8045元的月薪。

為提升偏遠地區教師素質,同時搶救失業的大專畢業生,教育部提出20億元的增置專業教師方案,將在偏遠地區新增3400位共聘、巡迴專業代理教師,從今年9月起聘用到明年6月,為期一學年;如表現良好,還有可能長期聘用。

國內偏遠國中共209校,偏遠國小則有739校,因學校規模小、班級數少,教師員額也較少,很缺英文、藝術與人文領域、綜合活動領域的專業教師,常得由國語、數學等老師兼任;即使用鐘點費聘代課老師,但國小每節260元、國中360元的代課費,很難吸引優秀代課教師長期投入。

教育部國教司長楊昌裕指出,將在國中增設共聘教師,由偏遠地區學校與鄰近的1~2所學校合作,組成策略聯盟,合聘一位各校缺乏的專業代理師資,如家政、音樂老師等。

國小是採包班制,老師基本上什麼都要教,但教育部也將鼓勵教師輔導團的優秀正式教師,下鄉巡迴數校進行主題式教學,如「巡迴英語村」、「科學列車」等,而這些巡迴教師所遺空缺,也將聘代理教師。

教育部說,共聘及巡迴代理教師為鼓勵短期就業人力,為促使他們日後找長期工作,薪水是一般正式教師的85折,具學士學歷者、含勞健保的月薪為3萬8045元,碩士學歷者則可領4萬4123元,寒暑假沒上班就不能支薪。

教育部國教司科長武曉霞表示,共聘及巡迴代理教師的聘用對象以領有教師證的合格教師為主,但偏遠地區常無法聘到合格教師,就可以聘用有專長的大學畢業生。

教育部長鄭瑞城表示,只要是偏遠地區表現良好的代理教師,一年後都會爭取列入一般預算,把好老師留下來。

轉引自聯合報2009.02.10

2/3偏鄉老師 要教不擅長科目

【媒體報導/聯合報】薛荷玉/新竹縣報導

學者調查發現,偏遠地區的國中老師有2/3教課要搭配自己不擅長的科目,如國文老師還得兼社會、藝能及輔導課。畢業自雲林縣四湖鄉三條崙國小的台北市教育局長吳清山回憶,國小從沒上過音樂課,「害我到現在唱卡拉OK都會怕。」

教育部昨天在新竹舉行全國教育局長會議,針對偏遠地區共聘教師政策進行調查,結果25縣市教育局長全都舉手贊成偏遠地區共聘專長教師。

教育部引用台師大教育系教授甄曉蘭針對200多所偏遠國中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有2/3教師都要搭配教授非專長的科目,甚至有一成要配3~4科不擅長的科目,問題比一般國中嚴重許多。

苗栗縣教育處長彭富源表示,偏遠地區的兩種師資最不好,即英語、音樂兩科,他希望在西湖鄉的5所偏遠小學建立校群合作,合聘專長師資。

金門縣教育局長李再杭表示,他可以代表金門、馬祖、澎湖發言,這三地都很缺藝術人文的專長老師,如能跨2~3校共聘專長教師,他舉雙手贊成。

身為首善之區的教育首長,台北市教育局長吳清山也忍不住發表意見,大力贊成偏遠地區共聘專才教師。吳清山說,他國中小9年的時光,讀的都是「特偏」學校,小學6年從來沒上過音樂課,升上四湖國中飛砂分部,才上「一點點」的音樂課。

「偏遠地區也有很具音樂、美術潛能的學生,只是沒有好老師來啟蒙。」吳清山說,他甚至建議,偏遠地區的專長教師不能只聘一年,而要長期聘下去。

轉引自聯合報2009.02.10

2009-02-09

流浪教師注意!偏遠國中代課+年終 月薪4萬1

【媒體報導/聯合晚報】王彩鸝/新竹縣報導

流浪教師滿街跑,偏遠學校卻找不到專業教師。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今天討論偏遠地區中小學師資改善案,偏遠國中可共聘代理教師,含年終獎金,大學畢業平均月薪4萬1000元、碩士月薪4萬7000元,今年8月開始聘任。

教育部長鄭瑞城表示,行政院已核定增加3400名中小學補充教師,希望能改善中小學師資。國教司長楊昌裕表示,偏遠國中非常缺乏藝術人文領域、綜合領域和健體領域的專業教師,常由主科老師來上音樂、美術、體育等課程,計畫以共聘及共用教師來解決偏遠國中專業師資不足問題。
國教司規畫,偏鄉共聘代理教師小規模試辦期從98年6月至100年5月,接著再進入推廣期。試辦期間所需的人事經費由教育部編預算補助參與試辦的學校。將來獲聘的偏遠國中代理教師,含年終獎金,學士生月薪約4萬1000元,碩士生月薪約4萬7000元,還可領偏遠加給及交通補助。

此外,參加共聘教師計畫的偏遠國中,只要聘一名老師,學校可獲得5萬元的設備及圖書費。

國教司科長武曉霞表示,今年6月各縣市會公布出代理教師缺額情形,有意報考的代理教師可密切注意。在行政院核定的3400名中小學代理教師職缺中,願意到偏鄉服務的人將獲得優先聘用,而且將來報考正式老師時有加分作用。

據統計,偏遠國中校數有209校、偏遠國小739校。教育部規畫解決偏鄉師資問題的方案,除了共聘代理代課教師外,正式教師只要願意到偏鄉兼課,每周可減授4節課、補助交通費、提供住宿,未來甄選主任及校長時可酌予加分。

轉引自聯合晚報2009.02.09

世界展望會 關懷原鄉之旅

【媒體報導/聯合報】李恩慈/高雄報導

「走訪原鄉,讓美國小孩與布農族小孩相見歡。」台灣世界展望會前天帶領馬禮遜美國學校和復華中學,50餘名師生集體上山到桃源鄉梅蘭部落參訪,不僅當場英文互動教學,原住民更以風味大餐熱情回禮,場面熱烈。

「美國人講英文真的好標準喔!」、「原住民小孩歌聲嘹亮又好聽!」布農族小孩們看到馬禮遜美國學校學生來訪,顯得非常興奮,美國小孩用中英文同步講解書本上內容,布農族小孩們在一旁聽得津津有味。

梅蘭部落民眾則帶領上山參訪的師生們,實際到農地觀看耕作、除草、種薑等農事活動,讓外國人感受山區居民務農樸實又自然的一面。中午更特地準備石板烤肉、山雞肉、麻糬、小米粽等在地風味大餐,款待辛苦上山的師生們。

「內心感動不言可喻!」世界展望會南區辦事處陳維智主任表示,會努力爭取更多類似的社區服務計畫,用實際行動把愛心化為關懷,讓社會大眾不會遺忘在台灣社會各角落等待援助的小孩們。

轉引自聯合報2009.02.09

原鄉快樂冬令營 水源探險 美食帶路

【媒體報導/聯合報】簡獻宗/花蓮縣報導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花蓮縣籍學生利用寒假返鄉舉辦冬令兒童營,帶領水源國小學童透過遊戲認識世界地理與美食,昨天活動結束,小三男生潘兆宇說,在冬令營活動學做布丁蛋糕「是新鮮又有趣的經驗」。

冬令兒童營由台師大花蓮同鄉校友會與秀林鄉公所合辦,在秀林鄉水源國小舉行4天,水源國小三至六年級30名學童參加。

活動主題是「尋找美味蟹堡」,台師大美術系大二女生徐堯琦號召在地同學設計「海綿寶寶水源冒險尋秘記」課程,教育心理輔導系男生蘇盈全等4人自製道具,打扮成蝦、蟹、乳牛等美味食材,讓課程更活潑生動。

課程結合大富翁遊戲,讓小朋友認識各國地理與當地美味,同時了解台灣本土特產,小朋友由花蓮縣瑞穗牧場立刻聯想到鮮牛乳。

小三男生潘兆宇學習利用布丁、鬆餅粉烘焙出布丁蛋糕,讓他相當自豪;小五女生邱靜蓮說,大哥哥與大姊姊在英文課程,教她們唱字母歌、以顏色為題材學習單字,增長不少新知識。

水源國小學童多數是太魯閣族,昨天冬令營結束,秀林鄉長許淑銀前往參加結業式,與學童合跳原住民舞蹈,小朋友以太魯閣族的熱情歡呼,感謝台師大學生陪他們度過愉快寒假。

轉引自聯合報2009.02.09

2009-02-08

龍華科大師生 教原童電腦

【媒體報導/聯合報】劉愛生/桃園報導

龍華科技大學資管系師生利用寒假到復興鄉高坡、奎輝、長興三所國小推動「藍鵲秋令資訊營」,讓小朋友認識自由軟體、習製簡報,從網路中搜尋渴望的知識,縮短城鄉資訊差距,讓原鄉小朋友在山區一樣可與世界接軌、快樂的學習。

復興鄉高坡國小學生卓心辰說,「大哥哥、大姊姊先帶玩遊戲,大夥玩的很開心,很快就認識、拉近距離」,在上電腦課時就不陌生,可以針對不懂的問題提出詢問、獲得解答。

高坡國小6年級學生黃瑋婷說,上電腦課遇到不會操作時,「大哥哥、大姊姊好像懂很多,所有不懂的問題,找他們即可獲得滿意解決」,她也利用上網機會,下載一些想聽的新歌曲與歌詞。

小學生許孟竹說,「我比較愛玩電腦遊戲,例如排7或踩地雷,但大哥哥、大姊姊都在旁邊專心指導我上網學習自由軟體,盯得好緊」,不過他也沒漏氣、很專心,很快就學會製作簡報了。

龍華科技大學資管系講師施教旺說,「藍鵲秋令資訊營」已在復興鄉各國小推行3年至5年,資管系學生也在上電腦課程時自我學習,彼此教學相長。

施教旺指出,資訊營以一名小老師帶領3、4人方式教學,讓小學生很快可以自行操作上網。

龍華科大學生李品樺說,原住民小朋友特別調皮、活潑,以緩慢引導方式,逐漸讓他們安寧下來,才能專心上網學習操作工作軟體。

復興鄉高坡國小校長陳榮基說,除了龍華科大上山指導小朋友學電腦外,平日下課後還有輔仁大學電算資訊中心推動的遠距課外輔導計畫,透過網路視訊指導山地鄉小朋友,以「大學生教小學生方式」,發展一套長期推廣的深耕教育模式。

轉引自聯合報2009.02.08

2009-02-07

查德來的台灣博士 樂當志工

【媒體報導/聯合報】劉星君/屏東報導

來自查德的童伯倫,在該國負責國家水利灌溉工程溝圳系統,他到屏東科技大學熱帶農業暨國際研究合作所攻讀博士,即使時間緊湊,他仍撥空在教會教法文、擔任繁華國小英語冬令營英語老師,讓小朋友輕鬆學英文。

童伯倫說,他在查德與台灣農耕隊員們一起工作8年多,在隊員鼓勵下,到屏東科技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他剛到屏東時,因為父親是牧師,主動接觸屏東的教會,在教會的協助下,很快融入台灣生活,也找到他在台灣的避風港潘安全一家人,每次情緒煩躁、壓力太大時,就找他們談心,讓他一輩子都忘不了。

他花了3年半取得博士學位;雖然曾到大陸南京科技大學讀水利灌溉,但剛到台灣時「中文已忘得差不多」,為了學中文,鬧過不少笑話,他曾對朋友說「我有5個女朋友」,讓朋友很訝異,後來才知道他指的是「班上的女同學們」。

童伯倫在去年暑假與今年寒假義務幫繁華國小與繁華教會舉辦英語營隊,擔任闖關主考官,他也在屏東市迦南教會教法文。

童伯倫教學幽默、生活化,學生說「英文變簡單了!」他認為學語言的不二法門就是「勇於嘗試說出口」。下周將學成歸國,「將台灣所學專業知識帶回查德,教導人民」。

轉引自聯合報2009.02.07

2009-02-06

寒假營養午餐 40校開伙

【媒體報導/聯合報】邱瓊玉/台北報導

為幫助弱勢學童解決食的問題,台北市教育局率先推動寒假期間「營養午餐不放假」政策,繼續提供孩子每天營養午餐,不過有學校反映,受到消費券發放影響,實際申請的學生並不多。

教育局日前針對寒假期間參加課業輔導的弱勢學童用餐問題進行調查,根據各校回報的資料顯示,寒假期間共有40所國中小開設課業輔導,其中有用餐問題的弱勢學生共有515位,總共需要補助的午餐經費約18萬元,其中已由學校自行募集6成5的經費,另外由教育局協助處理。

教育局長吳清山表示,這次的補助對象是依照教育部「急困學生用餐問題因應措施」補助,包含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家庭突發因素及經導師家庭訪視認定等4類學生,以及擴大對象包含父母失業(含非自願性失業達一個月以上)、無薪休假及任一方身殘、身障等經濟困難學生,經導師認定的學生。

吳清山強調,目前學校經費籌措來源多從校內仁愛基金、家長募集及民眾捐款等方式籌募,供餐方式則多為外訂盒餐,少數學校是直接提供現金讓學生購買午餐。

北投國中今年參加學校課輔的弱勢學生共有45人,校方主要是以餐盒方式提供,此外也有許多弱勢學生雖未參加課輔,但校方為了協助學生的用餐問題,改以一天 80元現金發放的方式,讓小朋友可以順利吃到午餐;不過校方也說,經濟不景氣,募款困難,為了補助孩童,教育部的美意不應由基層負擔。

南湖國小全校則有102位弱勢學生需要校方協助,但實際來申請寒假免費營養午餐的人數卻不多,校方評估,也許是受到消費券發放的影響,因此申請的人不多。

轉引自聯合報2009.02.06

役男課輔英文 弱勢童:很幸福

【媒體報導/聯合報】林順良/屏東報導

「大哥哥從加拿大來的哩!」9名替代役男這幾天深入屏東縣新埤鄉偏遠的餉潭國小,為 21名五、六年級弱勢學生上英語,在替代役男帶動下,小朋友大聲說英語,有學生說,「加拿大來的大哥哥說起英語,就像美籍老師一樣棒」。

餉潭國小校長陳德興對替代役男到餉潭國小教學生說英語、認識環保等,讓學童覺得「很幸福」。他說,餉潭國小介於原住民與客家村莊間,「外界關心的觸角,往往伸不進這裡!」

9名替代役男學有專精,像加拿大來的周明瀚、張晉誠,是從小出國求學的小留學生,李仁棠是正修科大土木系畢業,其餘6人分別從商職應用外語科等校系畢業,由於年齡相近,很快與學生打成一片。

陳德興說,寒假參與課後照顧的學生,多來自單親、隔代教養、外配、原住民等家庭,雖然役男只為他們上5天課,卻能為孩子帶來希望。

安排替代役男到偏遠地區課業輔導,是由縣府文化處承辦,今年寒假只挑中餉潭國小一所學校。

轉引自聯合報2009.02.06

寒假開眼界 都市童遊部落

【媒體報導/聯合報】孫蓉華/台北報導

台北縣汐止市白雲國小與花蓮卓溪鄉古風國小,在今年寒假以另一種形式的交流,開拓都會與偏遠地區學生的互訪。

白雲國小校長吳昌期表示,為了增廣都會學生的學習,各縣市政府都鼓勵與偏遠地區小學辦理城鄉交流的活動,學生在短暫的互動中,雖會留下印象,但這樣的「留鳥」型活動,對於縮短城鄉差距的助益有限。

吳昌期說,思考這個課題後,學校與美化環境基金會、台大、台北大學社會工作系學生,以新的模式讓部落與都會小朋友留下美好的互動。

除了活動的互動外,也帶動老師、家長投入社會服務;部落小朋友在數位學習家庭的鼓勵下,不僅學會了網路應用的技能,更利用網路閱讀的活動,讓視野更大更遠。

白雲國小辦理這項活動已邁入第二年,在交流中,學生利用網路與實際體驗交錯,讓參與其中的成員情感加深。

同時也建立了數位學習家庭,藉由大學生的指導,利用數位學習平台的跨時空陪伴,讓都會小學、部落小學互相學習成長。

這次的活動由原住民部落體驗營展開,白雲國小33名學生、32名教師及志工家長組成文化學習團隊,與花蓮縣屬布農族的古風國小,3日起展開六天五夜的文化學習之旅。

其中包括原住民的文化體驗,例如布農族傳統歌謠的教唱、部落的傳統技藝從捕獸陷阱製作、狩獵技巧射箭、到獵槍的體驗活動等。

吳昌期表示,營隊活動只是開始,藉由營隊活動,兩校學生再藉由數位家庭平台,開啟閱讀學習,白雲國小還送給古風國小學生「日漸沉沒的樂園吐瓦魯」,以後要持續在網路平台上發表心得,透過閱讀交朋友。

轉引自聯合報2009.02.06

寒假開眼界 童年最愛的書 送給原鄉小孩

【媒體報導/聯合報】廖雅欣/宜蘭報導

100名高中學生,昨天上午到宜蘭縣大同鄉寒溪部落,帶了自己童年最喜歡的童書,送給原鄉部落的孩子,並為他們說故事,還彎腰刷洗廁所、打掃環境,「看孩子們拿到書,開心聽故事,我們也很高興」,參與的學生說。

這群高二學生,來自北區各縣市的高中職學校,他們參加「北區新世紀領導人才培訓營」,經過篩選,從最初參加的900人,剩下100人,昨天到宜蘭縣大同鄉的寒溪國小,舉辦訓練營,與部落孩子們同歡。

主辦的國立羅東高中,用心安排了「分享」時刻,請每個學員帶了自己童年喜歡的童書,1至3本皆可,在寒溪國小為原住民學童說故事,最後將這些童書送給原鄉的孩子。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本童書小王子,希望你們也喜歡!」,桃園縣治平高中學生陳郁婷,希望小王子的境遇,能鼓勵原住民的孩子,多點夢想,「大家一起加油哦!」陳郁婷說,「彼此分享童年的回憶,真的很有意義」。

一個才讀幼稚園大班的小男孩,拿了「睡美人」認真地翻啊翻,板橋高中吳蕙如溫柔地唸故事給小男孩聽,「看到他們那麼喜歡聽故事,喜歡有人陪伴,我受到很大啟發」,吳蕙如說,以後她有能力要常常下鄉服務,陪伴部落的孩子。

轉引自聯合報2009.02.06

2009-02-05

偏鄉學童逛書展 樣樣新鮮

【媒體報導/國語日報】趙瑜婷/高雄縣報導

「哇,好多人,好多書!」南部偏遠地區的學童,昨天接受贊助搭高鐵北上,參觀臺北國際書展,許多小朋友第一次看到立體書、電子書、兩層樓高的暴龍化石,還有從卡通裡跳出的人偶,感覺十分新鮮。他們連看到漫畫都覺得稀奇,「因為學校圖書館只有一本漫畫,都重複看十幾遍了!」

高雄縣興中國小五年級學生謝志誠,一進會場就找尋自己最愛的恐龍類書籍。他說,村裡的書店都是賣文具,要看更多課外書,得搭車到鄰近的旗山書店,來回要兩小時。

五年級的田翊惠喜歡聽古典音樂,但鄉下這類書籍太少,這回在書展會場看到好多本歌劇書,看得很過癮。郭筱君說,學校圖書館的新書比較少,她這次特別想來看卡通書「崖上的波妞」。

這群小朋友近中午抵達,下午四點就要集合坐高鐵回家,沒時間看太多書,都覺得有些可惜。教師蔣傑人認為,這些孩童在短短時間內雖不能看許多書,卻體驗到不同的生活。

蔣傑人說,孩子在旅途中可以學會買票搭車,分辨北上南下不同車次,懂得在城市中過馬路、躲車子,經過學習後,下次來就可以再應用,對孩子是非常好的訓練與刺激。

轉引自國語日報2009.02.05

一起去畢旅 學童存錢辦義賣

【媒體報導/國語日報】張彩鳳/彰化報導

「好玩的遊戲、好喝的冬瓜茶、花枝丸!快來呀!」熱鬧的叫賣聲傳遍校園,他們是彰化縣建新國小六年級的小朋友,要用多元的方式「自食其力」,籌措畢業旅行的旅費,希望全班都能參加,一個也不能少。

導師羅建章表示,由於學校位處偏遠,有些小朋友六年都沒有離開過彰化。小朋友從電視上看到海生館裡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海洋生物,因此希望能夠到海生館旅遊,在小學生涯留下美好的回憶。

不過,有些同學家境不允許,因此羅建章與小朋友討論後,決定展開自食其力的存錢計畫。他鼓勵小朋友省下平日的零用錢,至於家境較為貧困的小朋友,則舉辦義賣籌款,一方面可以體驗父母賺錢的辛勞,一方面希望小朋友學習自助,所以義賣對象只限校內師生。

陳佩琪小朋友說:「大家同學六年,感情都很好,真的很希望能全體一起去旅行。從六年級開始,老師就要我們每週存錢,將自己的零用錢投入老師準備的大撲滿中,而老師則將每個人每週存的金額一一記錄。但有些同學家境不允許,我們討論後決定展開義賣。」

校長黃素珍表示,這項義賣從寒假開始進行,六年級小朋友準備各種美味的食物、趣味遊戲,吸引全校師生參與,募得的款項雖然只有兩千多元,卻讓小朋友很有成就感。

施怡如小朋友說:「我們預計到屏東的海生館或高雄,大家都希望能夠旅行兩天一夜,最棒的是,行程都由我們討論及規畫,因為老師說要讓我們玩得開心。」

羅老師估計,這一趟旅程每個小朋友至少得花費一兩千元。寒假期間剛好碰上過年,他呼籲小朋友把壓歲錢省下來,開學後,小朋友計畫還要再舉辦義賣會。

陳佩琪表示:「我和施怡如書法、繪畫都不錯,校長鼓勵我們做些美勞作品來義賣,有了第一次的經驗,我們的點子還很多,相信可以籌到更多的旅費。」

轉引自國語日報2009.02.05

2009-02-04

小六生煮咖啡 技術如達人

【媒體報導/國語日報】張彩鳳/雲林報導

雲林縣華南國小位在著名的華山咖啡園區,一走進校園,就傳來濃郁的咖啡香,讓人忍不住想來杯古坑咖啡,而煮咖啡的不是大人,全都是學童,其中,六年級的林罡谷更有「咖啡小達人」的封號。

林罡谷去年十二月剛拿下雲林縣政府舉辦的「臺灣咖啡節」系列活動「咖啡小達人」比賽第二名,因此只要有來賓到學校,林罡谷就會露一手煮咖啡的好功夫。他熟練的操作虹吸式咖啡壺,認真的磨豆子、煮開水、攪拌、控制溫度。林罡谷說:「我們古坑的臺灣咖啡,不加糖也很好喝。」

華南國小校長陳清圳表示,學校位在華山咖啡園區內,學生從小生長在這裡,應該要傳承產業與社區文化,因此,學校向社區、企業募款購買咖啡機,並將咖啡教學列為本位課程之一。

林罡谷謙虛的說:「其實學校的學生都會煮咖啡,這次比賽除了我得到第二名之外,同班同學陳映汝和五年級的李俊勳也獲得佳作,大家都很厲害。我希望將來還能學習種植、烘焙咖啡豆,到時候一定更有成就感。」

轉引自國語日報2009.02.04

2009-02-03

大手牽小手 大學生帶隊入小學

【媒體報導/國語日報】楊惠芳/臺北報導

「我第一次接觸大學生。」「原來學習可以這麼好玩!」教育部推動「大手牽小手」計畫,今年寒假有更多大學生走入國小校園,為寂靜的鄉間小學校園,帶來一股活潑的青春氣息,也讓更多學童擴展視野,認識不一樣的學習方法。

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教授林振春帶領的學生團隊,日前前往臺北縣柑林國小。大學生帶著小朋友,參加各項生動有趣的學習活動,如「Happy Feet ! Happy Learn !」、「新春曉了沒」、「麥思彌德的實驗室」,上課方式與一般制式教學很不一樣,他們帶領學童唱唱跳跳及動手做,從中體驗學習英語、國語及自然的樂趣。

這些大學生出發前,已經做足了功課,都能熟練的帶領學童,走出校園,深入社區,從「阿媽的魔法灶腳」開始,了解社區的歷史文化。

師大社福隊學生領隊林宣吟說:「這次到柑林國小,除了給小朋友不同的學習經驗,也希望多舉辦各種社區交流活動,讓學童認識從小生長的社區。」

六年級學童朱語堂說:「以前放假時,只能在家看電視,這幾天到學校都很快樂,有大哥哥、大姐姐帶我們玩各種活動。」

五年級學童陳柏余說:「這次的活動很好玩,希望下次放假還能參加。」一年級的蔣懷德說:「大哥哥、大姐姐對我們很好,今年寒假在學校玩了很多好玩的實驗,希望他們下次放假再來。」

轉引自國語日報2009.02.03

2009-02-02

過年沒出遊 到校長室聽故事

【媒體報導/國語日報】邱生茂/嘉義縣報導

春節假期長達九天,多數兒童有父母陪伴,可以到各地景點觀光。但嘉義縣社口國小有一些學童,因為家庭環境因素,年假期間難以出遊。校長黃寶男特地邀請這些小朋友,到校長室看書,聽校長講故事,度過快樂的年假。

學童蔡茂男說:「我爸媽都在遊樂園工作,過年要加班,不能帶我出去玩。但是在校長室看書、吃糖果、聽故事,也很有趣。」王珠愛則說:「我爸爸是計程車司機,過年期間要努力開車,賺錢還汽車貸款,並維持一家人的生活。」陳惠珠也說:「我父母都在餐廳工作,過年假期也要加班,不能帶我出去玩。還好我可以到學校,聽校長說故事。」

轉引自國語日報2009.02.02

唱歌吧!布農兒童發專輯

【媒體報導/國語日報】張彩鳳/南投縣報導

提起布農族,「八部合音」最令人印象深刻。南投縣信義鄉東埔國小校長馬彼得,最近帶領學校的布農族兒童合唱團,唱出優美的八部合音,並錄製成《唱歌吧!》CD專輯。馬彼得說,這是創校七十五年來第一張專輯,由於學校位在玉山山腳下,這張專輯可說是玉山山腳下最美的聲音。

馬彼得表示,兩年前他調任東埔國小後,才成立兒童合唱團,但小朋友在南投縣音樂比賽中,經常有優異的表現,也前往國家音樂廳公演,以及受邀到泰國出席國際會議的演唱。這張專輯則是獲得媒體、企業的協助,小朋友才有機會在小學時留下最美的回憶。

馬彼得說,為了拍攝、錄製專輯,小朋友從去年五月起,連續三個月,利用課後時間和假日練唱;音樂影片導演也曾連續五天,在部落和學校共同生活,記錄合唱團團員的努力。看到專輯發行,小朋友都十分興奮。

馬彼得表示,專輯報名了金曲獎最佳專輯、編曲、製作及音樂詮釋等獎項的選拔,但這張專輯純屬非賣品,只要捐助臺灣原聲教育協會,就能獲贈專輯CD一張,經費將用於原住民兒童的課業與音樂學習,詳情可洽:(○四九)二七○一三四○。

轉引自國語日報2009.02.02

寒假午餐補助決策慢 各校應變

【媒體報導/國語日報】楊惠芳、陳祥麟、張彩鳳/綜合報導

教育部補助國中小學生放寒假仍有營養午餐吃的政策,被質疑宣布時間太慢,部分學校來不及因應。教育部體育司長王俊權表示,這是延續性的政策,只須依照現有機制就能運作。學校原本就有清寒學生的名冊、電話等,導師只要一通電話,就能掌握家有困難的學生並給予補助。教育部已向二十五縣市確認公文已經發到學校,希望學校趕快進行,不要再有任何藉口。

臺北縣教育局學生事務科長洪玉玲表示,縣府已經行文要求各校,在寒假期間利用學校廚房聯合供餐、代訂餐盒,或者自製餐券讓學生到便利商店換餐盒,繼續提供弱勢學童營養午餐。

北縣有些學校家長會早就發起愛心送暖,像是廣福國小家長會製作愛心餐券,提供學生寒假每天一餐六十五元餐盒,持餐券就可以到特約超商換取;中湖國小動用學校仁愛基金,幫助弱勢學童在假期中也有飯吃。中湖國小校長林惠珍表示,學校也鼓勵弱勢學生在寒假期間到校「打工」,利用十天到校打掃,每天兩個小時,一天可賺取一百二十元。共有十八名學童到校幫忙,大家都很開心能憑一己之力賺錢貼補家用。

臺中市教育處協調學校鄰近的餐飲店,讓學童憑餐券用餐,餐飲店再憑券向學校請款。臺中市西屯國小為此還在學期末舉辦跳蚤市場愛心義賣,募得午餐費用。臺中縣教育處要求學校加強訪視,主動給予補助,或聯合附近廠商發餐券,讓每個學生都能吃飽。

彰化縣民生國小校長利明盛表示,這項政策的確宣布太慢了,讓地方措手不及。春節假期過後,學校實施攜手計畫時會有所因應,將用仁愛基金先行補助弱勢學童午餐。雲林縣僑和國小校長簡三郎指出,學校在結業式時,已頒發獎學金給弱勢學童,讓他們度過寒假假期。

轉引自國語日報2009.02.02

2009-02-01

不一樣寒假作業 偏遠學校具特色

【媒體報導/國語日報】莊舒仲、陳祥麟/綜合報導

寒假已經過了一半,寒假功課做完了嗎?為了讓學童在寒假中學習課本以外的東西,許多偏遠地區的小學設計了許多有趣兼具教育意義的寒假作業。位在南橫山內的高縣建山國小,就要求學生找尋並學習布農族的諺語,開學後說母語給教師聽;位於臺灣東北角的北縣瑞芳鎮鼻頭國小,三到六年級學童的共同寒假作業是「海角新樂園、導覽跟我走」行動導覽;也有學校讓學生創作環保燈籠、當小廚師為家人煮一道菜等。

相對於都會和城市學校,山上小學寒假作業在質和量上明顯有差別。高雄縣建山國小校長黃龍泉表示,由於學區內的家庭多為隔代教養,學生平常不大說族語,為了保留母語文化,寒假作業要求找尋布農族的諺語,並學習說族語。

北縣鼻頭國小五年級的游旻婕說,第一次導覽時,看到那麼多遊客,她緊張到說不出話,後來才慢慢習慣。參與每一次的導覽活動都讓她收穫很多。

鼻頭國小校長楊文達表示,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帶得走的能力,學生如何將書本的知識轉化為外顯能力,並能與人合作、溝通,是教育重點。把行動導覽列為寒假作業,就是要培養學生外顯能力。

澎湖縣中正國小的寒假作業,則充滿年味和休閒風。小二導師王玉薰說,今年的作業主要有「吉祥話畫吉祥」和「寒假生活報告」,都是讓學生用繪畫方式搭配文字來呈現。像是寫「年年有餘」就畫條魚;說「好彩頭」,就畫蘿蔔。生活報告主要以蒐集寒假生活經歷,秀秀自己的假期有多精采。作業有些素材可以延續開學應用,所以要求學生多拍照或留下有紀念性物品。

臺北縣水源國小全校一到六年級共同的寒假作業是創作創意繪本,學校鼓勵學童可以使用中文、英文及閩南語創作。教務主任梁榮富表示,學校推廣閱讀,希望透過創意繪本,讓學生學習統整藝文、語文及閱讀能力。讓學生利用寒假創作繪本,就是讓學生的閱讀能以圖畫及文字的方式創作呈現。

轉引自國語日報2009.02.01

就地取材 統整學童學習能力

【媒體報導/國語日報】莊舒仲/高雄縣報導

騎鐵馬是目前最熱門的運動,高雄縣內門鄉金竹國小結合鐵馬與鄉土,作為學童的寒假作業。金竹國小校長張二文表示,這次寒假作業特別融入鄉土活動,在春節前,舉辦了三天的「鐵馬走金竹」活動,讓學童騎著自行車繞遍整個社區,深入認識自己的家鄉,然後在過年期間,把看到、聽到和感受到的家鄉,製作成手繪本,作為作業。

金竹國小六年級王協錠說,這項作業不但可以鍛鍊體力,學會後,還可以自己上下學,不用麻煩家人接送,一舉兩得。

由於金竹國小計畫發展遊學課程,除了在校內擴建自行車綠廊及生態步道外,也利用學區內天然古道、豐厚的廟宇文化,以及內門鄉景觀和生態資源,讓偏遠山村成為自行車遊學新樂園。

高雄市獅甲國小則針對學校正在興建的校舍,進行一系列主題課程,透過參與讓學生對學校更加認同。校長曾振興表示,學生分組設計心目中的新校舍,各組學童動手做出模型,研究什麼是「綠建築」,也加上自己希望的遊戲或娛樂設施,讓寒假作業具有想像力,而且豐富有趣。

轉引自國語日報2009.02.01

少林棍社團 掀學武風潮

【媒體報導/國語日報】陳祥麟/臺北縣報導

「傲氣面對萬重浪,熱血像那紅日光……」在電影《黃飛鴻》主題曲〈男兒當自強〉的樂聲中,臺北縣八里鄉米倉國小少林棍社團的團員,個個就像少林好漢,舞起棍來虎虎生風。六年級的王博玄說:「我希望像黃飛鴻一樣武功高強,還可以幫助人。」

米倉國小寒假開辦少林棍育樂營,吸引不少學童報名參加。這個少林棍社團只成立約一年,就在校內掀起一股學武風潮,成員主要是四年級到六年級男生。學童在國術教練賴椿森指導下,利用晨間和社團時間練習,還曾受邀參加臺北縣十三行博物館館慶表演,很受歡迎。

團員李明祐表示,自己原本有氣喘,學了少林棍後,氣喘復發的機率減少,他說:「學會少林棍,不但可以健身,還能保護自己。」每次練習前,要拉筋、做暖身操,李明祐一點也不覺得辛苦,反而認為多運動可以強身。

轉引自國語日報2009.02.01

2009年教育目標與挑戰

【媒體報導/台灣立報】嚴文廷/專題報導

2008下半年的金融海嘯衝擊全球經濟,教育也遭波及,教育部緊急灑出「就學安全網」,希望能照顧面臨失學的孩子。然而,補救破網之外,台灣教育更需要新的展望。2009年,教育部將提出什麼樣的新政策與目標,在風雨飄搖中,為教育深耕、為孩子打造一個更有希望的未來?

高教司:讓所有畢業生就業

高教司長何卓飛認為,大學生的就學問題將是關鍵,教育部計畫利用振興經濟特別預算支應,強化學雜費補助、工讀助學金與生活服務獎學金補助,預計將再投入3年18億元經費。

何卓飛預告,近期將針對大學生就業公布具體措施,因應金融海嘯造成的就業困難。此外,提升高等教育品質更是2009年首要工作,包括頂尖大學與教學卓越計畫,加上高中以上學生素質提升方案等,都是今年的重點施政目標。

技職司:高職優質免費化

技職司長陳明印表示,教育部將在上半年推出「技職優質化」政策,全面強化高職、四技二專體系。最快3月將公布具體政策。

經濟衝擊使得申請就學貸款的學生人數高於高教兩倍之多。技職司副司長李彥儀表示,技專校院申請貸款的學生中多數來自私校,技職司除了配合就學安全網觀察外,更會持續追蹤休學人數,避免學生因經濟因素失學。

中教司:讓12年國教成真

「中教司的首要目標當然是12年國教。」中教司長蘇德祥表示,今年將開辦高中免試升學,希望各界能逐步接受。蘇德祥強調,教育會計畫逐步擴大申請入學與免試升學的比例,讓社會全面接受高中免試升學。

另一項重點是提升教師素質方案,蘇德祥說,年後的教育局處長會議會進行討論,待行政程序完備後,國小教師加註專程、公費生名額、品質掌控、教師在職進修與師培機構品質的政策,預計會在上半年公布。

國教司:幼托整合不是夢

延宕10年的「幼托整合」政策,今年終於可望實現。國教司長楊昌裕表示,今年將公布《兒童教育照顧法》,作為幼托整合的根本大法,為幼兒教育建立法源依據。

楊昌裕強調,期望《兒童教育照顧法》公布後,能獲得立院下個會期支持,並於99學年度實施期盼10年之久的「幼托整合」。5歲免費入學的政策,今年仍未進入實作階段,明年是比較適合的時機。

至於振興經濟方案,加速國中小老舊校舍的補強改建與充實相關設備的計畫,預計今、明兩年間積極展開,一方面擴大公共建設,增加就業機會,另方面,希望透過改建,讓國中小校舍都能承受7級規模的地震,讓國中小成為社區緊急救難中心。

社教司:老人教育、社大為社教兩大主軸

社教司長朱楠賢表示,今年將增150個「樂齡資源學習中心」,加上去年的105個據點,規劃明年能讓369鄉鎮都有學習中心。去年社教司開辦「老人寄宿」,第一年試辦有7所大學加入,反應良好,今年又有11所大學加入,希望擴大讓老人進入大學學習。朱楠賢強調,老人教育不僅是福利措施,更是讓老人能有尊嚴學習的機會。

社大十年,該如何尋找新定位,朱楠賢坦言,這是社教司面臨的大挑戰,目前社大以生活藝能課程居多,但社區大學不是才藝班,目前已與一所大學討論成立社大研究中心,將社大十年的知識能有系統累積,透過「學力認證」,讓研習的學員都能取得學力證明,畢竟成人教育不是一般教育,不能一味發學位,而是發展一種專業證照,證明自己的「學力」。

12年國教是最大挑戰

全教會理事長吳忠泰表示,出生人口下降,學生數越來越少,顯示12年國教的時機已成熟,雖然執政黨避免引用前朝政策,但12年國教確實是民間教育團體與家長最有共識的目標,今年是極可能成真的時間點。

另一方面,吳忠泰擔心,過去曾提出過12國教時間表,卻因中央與地方對抗,藍綠政治思維而中斷,如今再次叩關,是否會如同上一次「尚未煮熟的一鍋飯就提早打翻」。

經濟不佳 家長擁護12年國教

家長團體最擔憂的不外乎經濟問題,全家盟理事長謝國清認為,今年經濟情況勢必更加嚴峻,很多家庭可能出狀況,孩子失學問題將浮上檯面,教育部除了就學安全網之外,該怎麼給孩子更多照顧,是今年必須面對的挑戰。

總統馬英九去年上任後,教育部成立3個重要委員會,討論教育政策,距今超過半年,該有具體成果向社會大眾公布。謝國清表示,應儘速公布12年國教的具體時程,讓家長放心,尤其面對大環境不佳,政策更應儘快提出,讓學生不必再為了國中基測、大學學測拚命補習。

轉引自台灣立報2009.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