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聯合報】張錦弘、陳智華/台北市報導
政府要花六億元打造英語村,但學者認為應三思,且若無法持續投入資源、妥善經營,難擔保英語村以後不會變成「蚊子館」。
學者指出,英語村辦得好,要能長聘好的外籍師資、永續經營,想提升學生英語力,經費更應拿來增聘學校師資、改善教材教法。
經建會日前通過研考會提出的提升英語力計畫,預定三年內要花六億元建造英語村,北科大應用英語系主任楊韻華認為實質的效益有限,「光靠英語村,不可能提升英語力。」
楊韻華曾協助規畫桃園快樂國小英語村課程,她強調,英語村最大功能,是啟發學生:英語不只是考試學科,更是溝通語言,透過模擬實境,鼓勵孩子踏出第一步,勇敢說英語,但除非在英語村住上一個月,否則回去沒練習,很快就忘光光了。
她指出,若真要辦英語村,師資很重要,不只英語要標準,要聘對孩子要有親和力、有耐性、會溝通的老師。
台師大英語系教授張武昌也認為,師資量夠、質精是英語村成敗關鍵,「一定要有外師。」碰到本國人,學生可能不想講英文。
他並提到,英語村可讓孩子不怕使用英語、提高興趣,但要達到這個目的,是否還有其他方法,政府應該審慎評估。
政大英語系教授陳超明反對政府花六億蓋兩座英語村,因為投資這麼大,後續沒管理,可能會變成「蚊子館」。
而且在英語村學到的是只會購物的「Shopping English」,國家應培養全方位人才,能用英語思考及批判。
他強調,提升英語力,應從根本改變教學體制,老師只要改教法,以使用為主,不要太注重文法,不用花錢就可達到同樣效果。
陳超明建議,政府不如把錢拿來增聘師資、採小班教學,還比較實際。
轉引自聯合報2009.05.01
2009-05-01
3年砸6億 「英語村別變蚊子館」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