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台灣立報】胡慕情
2005年8月,澎湖大倉國小廢校。導演梁修身拍攝的《移民天堂》中,陽光燦爛、海水蔚藍,但大倉島上的6名孩子,每天必須搭乘漁船來回馬公上學。
自1983年以來,澎湖已有6座離島小學,因交通不便、居民外移、學生數減少、教育投資不符成本,遭到裁校命運。強調經濟效益的概念,逐漸從離島移向本島:儘管政府宣稱教育權人人平等,但偏鄉小學終究慢慢凋零,直到輿論重視,教育部從2006年9月開始,宣佈2007年,將啟動偏遠小學與閒置校區活化方案。
2006年,現任宜蘭社大秘書陳振淦,受雲林縣長蘇治芬邀請,擔任雲林縣小型學校轉型優質計畫主要策劃人。當時,雲林縣教育局正如火如荼進行裁併校工作,不到100人的小型學校,將分3年3階段裁併。
當時,偏遠地區交通停擺問題頻生,許多孩子必須趕搭早晚各一班的公車才能到校、到家,對經常需要額外文化刺激的偏遠地區孩子來說相當不利。更別提有的交通車早已停駛。
將一所學校留在偏鄉,需要挹注許多資源:交通車、教師、校舍……不少人支持裁併的理由正是基於此;但是,將表面的問題直接「處理」掉,卻會衍生更多狀況。澎湖電子報記者陳猛觀察廢校3年的大倉國小,發現孩子並不快樂。剩下的學校為了存活,也發生搶學生現象,日本漫畫《光之島》主角小光必須離家赴孤島讓學校存活的背景,在台灣真實上演。
陳振淦在進行偏遠小學再生研究時發現,台灣長期城鄉發展不均,鄉村沒有產業,導致人口大量外移;無力出走的,大多是弱勢:單親、隔代教養、低收入戶、或新移民第二代。2008年,全台830多所小學中,廣義的弱勢學生占3成以上,更有學校單親、低收和隔代教養學生達7成以上的數字。
「這樣的學校,無論孩子、家長甚至老師的文化刺激都不足。」陳振淦說,這將間接導致孩子自信心薄弱、學科學習成效不彰、競爭力不如人。加上地方政府教育經費一向不足、資源分配以學校規模為基準,「偏遠小學沒人讀,是必然趨勢。」
優質轉型 抵抗裁併
當時蘇治芬自問:「如果是我,也不想把孩子送到偏小去。」但這卻成為她後來推動偏小轉型的重要基礎─雲林縣依舊推動裁併計畫,但列入名單的校方可提出優質轉型計畫,一旦通過審查,縣府將支持並協助,間接使當地社區,能共同思索孩子的教育未來。
雲林縣拯民國小,位於虎尾鎮,全校師生僅70多人、班級只有6班,佔地卻有4公頃多。當時,拯民國小也名列裁併名單,陳振淦到拯民國小視察時,也覺得應當裁併,但經學校努力,「現在絕對沒人捨得裁。」
新計畫挑戰舊傳統
拯民國小校長曾秀滿坦承,得知要裁併校後,學校氣氛凝重,後雖縣府提出優質轉型計畫,「但老師都很茫然:『究竟什麼是優質、怎麼轉型?』」突如其來的轉變,在拯民國小引起激辯,尤其對傳統、保守的教師來說,「是一場頑固心智模式的挑戰。」
陳振淦笑著透露,這幾乎是偏小面臨的共同問題,「我們走在一個沒有參考座標的時刻。」可以想像,學校應回歸教育本質思考,而教育本質不脫學校場域與知識的結合,「偏遠小校轉型,可以簡易定義成『把專業帶進來,讓自己走出去』。」
特色學校構想包括活化校園空間,希望擴大學校空間效益,結合地區性特色環境,產業文化,發展多元豐富的課程素材。北縣崇德國小校長林文生結合當地茄苳溪濕地的生態,讓校園及社區空間,成為汐止地區「螢光點點」之處。
螢火蟲帶來新生
林文生重新營造校園人工濕地,進行螢火蟲復育,藉此發展多樣性的生態與環境教育課程,如鍬形蟲、蝴蝶、蛙類、台灣農村曲、水資源教室等。因其生態課程規劃成功,在考量拯民國小有如森林的校園環境,林文生開始協助拯民國小發展特色。
拯民國小教師蔡世宏回憶,學校面臨轉型時剛好颱風過後,「樹木倒了一堆,和面臨裁併危機一樣讓人不知所措。」但這危機讓教師必須更細緻地觀察孩子平時學習狀況,她們發現,學生相當喜歡如森林般的校園,於是靈機一動,利用枯木,發展「枯木大飯店」課程。
枯木飯店的震撼教育
不同於一般學校清除倒木,拯民國小4年級學生必須認養一株枯木,配合自然課程,一步步認識倒木上面的生物。蔡世宏笑說,很多女生看到肥肥白白的雞母蟲嚇得要命,後來卻逐漸喜歡。「自然環境就像學生的昆蟲箱,在枯木上,她們學習到蝴蝶的變態課程。」
枯木課程意義不僅於此。蔡世宏指出,雞母蟲取代傳統課程中,被大量繁殖以方便自然觀察的蠶寶寶,讓孩子進一步體認,動物被利用後丟掉或處死相當不妥的另類生命教育。
此外,拯民國小也開始拉入家長。他們發展「森林實驗家」課程,請孩子邀請家長到學校,利用落葉堆肥。互動過程中,學校進一步了解不同家長的專長,堆肥完成後,再分送社區,發展社區有機農業。
自然觀察也進一步和語文課程結合。四甲學生陳黌明便以《枯木是大飯店》為名寫了一首詩:
枯木是安全的家,
雞母蟲在腐木上安穩的睡覺,
蚱蜢在倒木上跳來跳去,
白蟻在腐木上勤奮的工作。
枯木是溫暖的家,
藤木在立木上攀爬,
青苔在腐木上生長,
香菇在枯木上繁殖。
所以枯木是大飯店,
我們要珍惜大自然。
詩句樸實,但讓拯民國小的教師相當振奮。蔡世宏直指,轉型危機讓教師必須進修,孩子因課程活潑,對學校充滿期待,讓家長跟孩子看見家園的美好;對「教育資源不足」的擔憂也就相對減少。換言之,「教育的本質就是不能端給孩子沒有煮熟的菜。」
大同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歐用生表示,課程改革,是小校存留的關鍵。但不能只靠學校的校長、老師,社區攜手合作,是更必要的條件,「否則政府資源不會進來。」
歐用生強調,學校活化並非讓孩子考上建中、北一女,而是讓生存在當地的孩子有價值;前雲林縣教育處長徐明和直指:這是教育的新趨勢。然而,雖有縣市開始反省整併問題,但更多縣市仍在觀望─特色學校隱約成為招徠資源手段,悄悄開啟另一場教育戰爭。
轉引自台灣立報2009.05.04
2009-05-04
偏鄉小校發展系列1:留住偏校不簡單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