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24

迷你樟湖國小轉型 阿兜仔都愛

【媒體報導/中國時報】許素惠/雲林縣報導

台南縣總爺國小裁併鬧得沸沸揚揚,迷你三倍的雲林縣樟湖國小,也曾面臨併校危機。校長廖宏彬臨危授命,帶領師生挖掘地方珍寶,開創化石、動物、植物與文史四大課程,成為特色學校,成功轉型;不但免於裁撤,還成為許多人嚮往的森林小學,學生絡繹於途。

樟湖、草嶺與華南三所古坑山境內小學,都因學生數不及百,差點被裁併,還好縣府從善如流,給予足夠空間與時間,讓校方進行優質轉型。

蛻變森林小學 吸引學生就讀

危機就是轉機,是三校轉型成功最好的寫照,如今都已成為引領教育風騷的特色小學,除了學區,還有不少跨學區、外鄉鎮與外縣市學生,甚至連「阿兜仔」都趨之若鶩。

樟湖國小最引以為傲的就是擁有全國小學唯一的化石館,該館的成立源自於樟湖貝殼化石區,清水溪與內湖溪交會口化石溪床,稱霸國內。老師教學生認識化石,不光說,而是以戲劇演出來,孩子必須先理解,再透過小組討論寫腳本、想旁白、做道具,然後登場演出,甚至作詩歌頌化石之美、特色。

四大特色課程 免於裁併命運

廖宏彬親自規畫課程,化石即是其一,稀少級植物、保育類動物與豐富的產業文史遺址也被納入特色學程。校方把全校卅多位學生分成化石、植物、動物與文史四大家族,混齡教學;其中植物家族,還延伸出槌染與藍染等手工藝術,是遊學者爭相體驗的課程之一。

樟湖等迷你小學在轉型過程中,公部門給予的資源少之又少,但憑教學成果與興學理念,感動許多企業與公益團體,例如伊甸基金會就長期贊助住宿學生早餐,即便處境艱難,師生胼手胝足,終於衝破難關,留住學習樂園。

轉引自中國時報2008.06.24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