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01

搶救山上孩子的受教權

【媒體報導/中國時報】民意論壇/林瓊華、孫大川

政府為了刺激經濟,擬訂一連串政策,最令我們關注的是近日教育部所公布的「偏遠地區國中小學試辦增聘短期教師計畫」,預計要增加三四○○個名額,希望一方面減少流浪教師,一方面能增加學校師資。

說來諷刺,台灣有五萬流浪教師,偏遠地區孩子師資卻長期嚴重不足,甚至有越來越惡化的趨勢。教育部及各縣市教育局目前實施的「國民中小學整併之處理原則」與「小型學校發展評估指標」,都以經營成本為最主要考量,山上學校學生少,平均每位學生的經費負擔自然不輕,因此常走上整併的命運;導致許多山上(包括其他偏遠地區)的學童,不是必須經過長途跋涉上學,就是才滿六歲便得離開父母,過著住校的求學生活。

其實最近幾年,都會裡有一種時尚的學習方式-在家自學,或許可以解決山上孩子的求學問題。申請在家自學的孩子,可以不用天天到學籍所在的學校就讀,但必須接受教育局監督與訪視,只要家長能提出學習品質功效的證據,便可以持續這樣的學習方式。申請者也不一定都在家由父母自己教,很多小孩也在體制外的環境中,參加很多學習課程。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案例,就是南投魚池鄉的十五位家長,集體將孩子送往魚池鄉三育基督學院就學,並借用三育基督學院的教室場域及師資,向縣府申請通過非學校型實驗教育計畫。這意味著部落裡的孩子家長,也可運用部落空間資源,搭配適當教育人才,運用在家自學方案,直接在部落中進行「非學校型實驗教育計畫」,而五萬名流浪教師又為部落提供充沛的備選師資,因此政府只要支付課程教材費與教師薪資,即可滿足山上孩子的受教權。

我們認為,這樣的政策遠比教育部所擬定的「偏遠地區國中小學試辦增聘短期教師計畫」來得恰當。目前偏遠地區的老師流動性相當高,很多都是代課老師,時間只有一學年,而且學校是採用共聘跟巡迴方式,錄取後可能還得不停換學校,因此對學校行政規畫、老師授業輔導、學生適應學習三方面,都有負面的影響。如果能降低流動性,老師對學生的了解能夠深入,學生遇到困難也比較能夠主動尋求協助,在品格教育與生活輔導上可著力的空間增加很多,也才更符合基礎國民教育精神。

既然舊制度不能滿足山地孩子普遍的學習需求,教育當局也可以嘗試在部落裡實施不同的制度,讓部落的孩子也能像平地的孩子ㄧ樣,每天花不到廿分鍾時間,就能走路到部落提供的學習場所上課。最近,臺北市決定放寬在家自學申請對象,讓原本限於個人才可申請的實驗教育,也可採團體方式實施,可見制度不是那麼沒有彈性。

既然景氣差,流浪教師多,我們可以嘗試這種既節省經費又能照顧山地孩子就學權益的學習方式,除了減輕流浪教師的問題,還可以避免學童勞苦奔波,甚至忍受思鄉之苦,不是三贏的結局嗎?

(林瓊華為銘傳大學國際企業系副教授、孫大川為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轉引自中國時報2009.03.01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