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1-31

園藝治療 學童克服學習障礙

【媒體報導/聯合報】姜穎/台北報導

「哇!番茄長高了,還開花出一朵朵小黃花。什麼時候才會結果子呢?好期待!」一群小學生嘰嘰喳喳地圍繞著苗圃,他們是台北市永樂國小「番茄社」的成員,原本不少人有情緒適應或學習問題,但在親手種植番茄的過程中,都有了微妙轉變。永樂國小「番茄社」也獲得教育部「校園正向管教績優」。

四年級的小華(化名)來自雙薪家庭,父母親都是公司的主管階級,工作很忙碌,平常多由祖父照顧小華。小華品行、成績都不差,卻讓老師很傷腦筋,因為他很「堅持」,常和老師發生衝突,甚至讓老師在全班面前下不了台。

有一次老師叫班長登記吵鬧的小朋友,處罰不能吃果凍。後來老師說,被登記的小朋友,只要完成一項任務,好比打掃、擦黑板就能重新拿回果凍。被登記的小華,卻堅稱自己「只有扮鬼臉」,拒絕老師的提議,甚至和老師「對峙」直到下課,連小朋友最害怕的「留校」,都不能動搖他。

後來,老師發現,小華的祖父很疼孫子,只要小華想要的東西,只要堅持,幾乎都能拿到。長久下來,小華認為「沒有打不破的規則」,在學校和老師的關係越來越緊繃。後來,小華在老師的建議下,參與了「番茄社」。在社團中,小華幫忙挖土、搬石頭,最後更擔任社團的重要幹部。慢慢地,他整個人都變得不一樣了,上學對小華和老師來說都不再是苦差事。

永樂國小輔導主任尚漢鼎表示,不少孩子都因為家庭環境或教育方式,而有不同的情緒問題或學習困擾。去年成立的「番茄社」可說是特殊的「園藝輔導」,每個成員要親自參與整地、種植、澆水、施肥等過程,孩子在整地時學習合作;等待種子發芽時培養耐心;誤剪枝芽時,也要學習挫折。整個而言,學生不僅培養尊重生命,也學習和同儕、師長互動,建立正確的人際互動。

尚漢鼎表示,部分學生在加入社團前學習成就低,或與老師關係緊張。「種番茄」讓孩子暫時從課業壓力中喘息,同時在過程中,學會對珍視生命,培養責任感。具有很明顯輔導成效,因而獲得教育部「校園正向管教績優學校」。

轉引自聯合報2009.01.31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