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25

孩子不再趴趴走 偏鄉校長支持

【媒體報導/中國時報】陳權欣、周麗蘭、張朝欣、廖志晃、吳江泉、黃力勉/綜合報導

教育部推動「夜光天使點燈計畫」,輔導部分弱勢地區兒童在夜間進行課後輔導,獲得各學校團體一致支持。他們表示,專人伴讀不僅可以增進學生課業,也可以減少小孩晃蕩時間。

橫山國小校長彭學峰表示,鄉下學生不像都市小孩擁有課輔機會,尤其是暑假期間,很多小孩趴趴走,課業跟不上都市小孩很不公平。

內彎國小校長鄭陳宏過去在秀巒國小服務期間,就實施住校制度。他說,很多山區小朋友留在學校有吃有住,比在家中獲得更好的照顧,教育部推動「夜光天使點燈計畫」是一項很好的制度,可縮短教育權的城鄉差距。

雲林縣某國小校長不諱言,縣內弱勢家庭兒童,如果住在鄉間,暑假大多跟著父母上工,例如下中玩線上遊戲一整天才回家。如果是住在熱鬧的鄉鎮,學生通常流連電動玩具店,即使自己沒錢打,看別人玩也可以,至少有聲光刺激不覺無聊。
田、養蜜蜂、採檳榔;若是隔代教養,由阿公阿嬤養大,可能去有電腦的同學家
全校學生只有八十餘人的嘉義縣達邦國小將開設十五人一班的夜光天使點燈計畫班,三名單親家庭父母表示,有時候忙於製茶工作,晚上無法陪伴孩子複習功課,這個計劃對他們幫助很大。

達邦國小教導主任顏雅徵表示,山區教育資源欠缺,有了夜光天使點燈計畫,孩子晚上有人伴讀,不僅對課業大有幫助,更重要的是孩子不再四處閒晃,減少誤入歧途的機率。

屏東麟洛國小校長鍾祥憑也非常支持這項計畫,可以使單親、隔代教養、低收入戶的孩童晚上有得吃、還有人指導功課。該校將把計畫輔導班設在圖書室裡,讓小朋友做完功課,還可以培養閱讀興趣。

鍾祥憑說,學生家長的支持度很高,因為弱勢家庭不必再擔心小朋友放學後沒人照顧,安心的去工作。將來課程除了指導作業減少錯誤率外,還會有藝文、才藝活動,讓學生留校不只是做功課那麼單調無聊。

台東豐年國小共申請一班照護班、十五個名額,校長陳俊源表示,學區內多數家庭經濟狀況都不好,許多家長都靠打零工為生,十五名專案學生是學校老師經過嚴格審核,家庭功能不彰,需要專案輔導的學生。

轉引自中國時報2008.08.25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