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13

東河國小推動西拉雅文化 採木棉製枕題詩 學童鮮體驗

【媒體報導/中國時報】周曉婷/台南縣報導

東山鄉東河國小學童十二日上午拿著長竹竿及尼龍網,到吉貝耍部落的木棉大道採集棉絮,學童原以為採木棉輕而易舉,但棉絮隨風紛飛,不如想像中簡單,對於古早時代的西拉雅族人為收集棉絮的辛苦,也有深刻體認。

吉貝耍文史工作室負責人段洪坤帶領東河國小五、六年級學生到木棉大道採木棉,東河村是吉貝耍西拉雅族聚居地,段洪坤指出,「吉貝耍」是平埔語的譯音,原意是木棉花部落,意即當地原本是開滿木棉花的地方。

段洪坤表示,小時候每到春天木棉樹長出棉絮時,常跟著老一輩的西拉雅族人到村子裡採木棉,採完之後的木棉挑去種子、雜質,曝曬之後即可作為枕頭的填充物,近廿、卅年來,就連族人都很少再去採木棉,大約五年前,工作室推動平埔文化復興運動時,曾以木棉棉絮製作抱枕義賣,外界反應不錯。

昨天帶著學童採木棉,段洪坤計畫讓學童學習製作抱枕,再讓他們發揮想像力,以木棉為題材寫童詩,把童詩寫在抱枕套上,既是自己寫的童詩,當然每個學童會有不同的詩作,完成後的每個抱枕都是獨一無二的。

另一個深層的意義則是讓學童體驗早期西拉雅族人的生活型態,吉貝耍部落就在東河國小學區裡,學校也致力推動西拉雅文化,學童在採木棉的同時,追著四處飛散的棉絮忙得團團轉之餘,對部落的文化也會產生不同的體認。

轉引自中國時報2008.05.13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