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國語日報】古文/臺北報導
語言能力攸關國家競爭力,為了增強學生語文能力,北縣教育局預計逐年推廣國小活化課程的實驗計畫,每週增加三節語文課程。臺北縣教育局長劉和然昨天在三重集美國小,和近百名家長面對面座談,聆聽家長心聲,對此,家長多表示贊同,認為與其送孩子去安親班,不如留在學校接受正規教育,對於弱勢家庭而言,更是美事一樁。
劉和然說,亞洲各國學童的語文課程,平均每週八到十二節,臺灣卻僅有五節,在學習上,如果沒有達到一定的量,很難提升質的部分,因此希望透過課程的活化,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語文。
活化課程方案目前屬於試辦階段,有意願的學校可主動報名參加,整個計畫分為四年,逐步推動全縣兩百多個國小參與。低中年級學生任選一天下午加課,高年級學生僅有星期三下午有空檔,因而統一週三加課。劉和然也表示,偏遠學校可優先辦理,讓資源較不充裕的學生,享有較多的照顧。
對於「活化課程的實驗計畫」,教師、家長有不同的聲音。大部分的家長表示認同,板橋信義國小家長劉秀娟說,弱勢家庭學生沒有額外的補習費,在學校即可享有更多的受教機會。三芝國小家長會副會長林文文也說,對於偏遠學校的學生,這確實是個福音,如果能解決師資的問題,相信有助於提升語言能力。
對教師來說,週三下午原本是會議和活動的彈性時間,若被占用,將有許多不便。集美國小教務主任林九牧說,教師對增加語文課程樂見其成,但他建議能調整授課時間,運用早自習或綜合課程加課,對教師作息影響較小。
轉引自國語日報2008.04.27
2008-04-27
北縣國小增語文課 家長樂見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