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06

老建築重生化身故事館

【媒體報導/國語日報】趙瑜婷報導

推開紙門,沿著玄關,五六個兒童坐在地板上靜靜看書;走出屋外,在長滿鬍鬚的老樹下,家長正熱烈討論育兒經驗;廣場上,創意市集剛開張,大學生教民眾製作手工小書;一旁的閱讀巡迴列車準備發動,開往偏鄉;不遠處,一群孩子正從家中跑過來,他們要溜滑梯、滾草皮,還要聽故事。由日式宿舍改建的臺東縣兒童故事館,就像是一個巨大的夢想製造機,編織兒童未來的藍圖。

「從前,日本人到東臺灣屯墾時,興建這座株式宿舍……」一百年的日式宿舍,本身就是一個古老故事,從這棟建築的淵源開始說起,小朋友可以了解臺東地區的開發史。走進館內,一塊由玻璃帷幕保護的牆壁內層,竹子和泥巴組成的結構清晰可見,這也是一個古早的建築故事。

「『創意』是拉近城鄉差距最有力的工具!」臺東缺乏文化刺激,故事館特別邀請臺東大學美術產業學系學生,將手工創作的小書或衣飾,拿到假日「創意市集」展售,與居民交流。兒童故事館調用教師洪宗楷說,透過這些作品,讓兒童了解創意並不難,日常生活隨手可得。

「湄公河有一艘小船……」故事館傳出溫柔異國口音,臺東外籍配偶愈來愈多,對她們而言,故事館是最好的學校,因為淺顯口語化的故事書容易學習中文,講故事更能增進親子互動。

在日本,這種社區型故事館更成為地方特色,甚至觀光景點。點進富山縣網站,就能看到醒目的「大島町繪本館」。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教授游珮芸表示,大島町原是種植絲瓜的小農村,但近年全力發展繪本文化,還將繪本館打造成「浮在空中的船」可愛造形。

繪本館裡,孩童可翻閱多達一萬冊的繪本,觀賞原畫展,和學習製作繪本。更特別的是,為了鼓勵社區家庭參與,館方還配合不同節慶規畫課程,像是春節的賀年卡設計、暑假的扇子製作,無形中也帶動地方的美學涵養。

在學校裡暢快的看漫畫,京都「國際漫畫博物館」實現兒童夢想。原來它是利用廢棄小學改建,親切又舒適的空間,前年開幕時,吸引當地許多家庭購買月票,一到假日,操場和走廊上都坐滿了人,大家安靜閱讀借來的漫畫。

「更值得臺灣學習的是,博物館結合產官學三方經營,能不斷豐富內涵。」游珮芸說,京都市政府借重鄰近精華大學漫畫學部的專業,在館內推出主題展、藝廊,規畫講座,甚至成立漫畫研究中心,召開國際學術會議。多方面經營,讓漫畫也能成為社區的創意文化產業。

轉引自國語日報2008.01.06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