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30

學童勘查生態池 提改造建言

【媒體報導/國語日報】趙瑜婷/台北

布袋蓮在水池裡開滿美麗的紫色花朵,不過,其他的水生植物卻不快樂!原來是強勢的水生植物影響到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間。透過觀測生態水池,小朋友了解到水生植物的生長應該多樣化,才會達到生態平衡。
 
為了營造永續校園,臺北縣新和國小的教師設計了一系列「綠色童年計畫」,包括校園資源回收、水資源再利用、校園植物大觀園,預計下學期把學校改造成充滿活力和養分的綠色校園。日前教師帶領學生,針對學校生態池「綠園」進行初步勘查,例如酸鹼值和含氧量的測試等,讓小朋友更了解改造的內容。
 
小朋友首先認識池塘的構造。韋治廷說,水生植物必須在水深三十公分以上的地方才能夠生長,因此他把黏著布尺的掃帚伸進水中,發現有的地方深達五十公分,有的地方剛好三十幾公分。萬郁伶認為,有深有淺正好可以讓水生植物各自找到喜歡的位置居住,是很適合的生存環境。
 
不過,有小朋友發現水池的底部是一層厚厚的水泥。池喜說,沒有孔隙的水泥不像堆疊的石頭,無法生長出比較小的水生植物和浮游生物,這樣蝌蚪和水蠆就沒有食物可吃,無法生存,她覺得改造第一步應該把水泥打掉或堆上黏土。
 
韋治廷還發現,由於水芙蓉、布袋蓮、狐尾草等水生植物布滿了水池,水菖蒲、大葉田香、黃花水龍被擠到水池邊緣,或是石頭旁小小的縫隙。他認為,強勢的水生植物會讓其他的植物或生物無法呼吸﹐改造時應該要讓植物的分配更均勻。

轉引自國語日報2006.12.30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