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聯合報】莊亞築、李鋅銅/專題報導
2年前,口湖鄉蚵寮村長陳玉釵利用舊宅,免費為村內30餘名貧童課輔,消息經本報披露後,引起前副總統呂秀蓮重視,號召企業界捐款,在各地創立多個小秀才學堂,持續協助偏遠地區弱勢孩童,盼望「讀書」能讓這些孩子脫離貧困。
第1期就參與的水林鄉水北村學堂、口湖鄉蚵寮村學堂,都由村長發動成立。
水北村長洪茂仁指出,開辦小秀才學堂不只幫助村內弱勢孩童,也讓村內活動中心轉型,原先髒亂空間為了讓學童讀書,熱心志工總動員打掃,「沒了尿騷味,多了書香味。」
洪茂仁說,村內有許多退休教職員,身體健康又熱心,請她們來指導學生,學堂辦得有聲有色,退休校長王瑞輝也是功臣,陪伴弱勢孩子成長,還教孩子要懂得感恩、惜福。
協助大溝村辦小秀才學堂的文正國小校長紀力有說,很多低年級老師都反映,參加小秀才的孩子功課寫得完整,成績進步了。他指出,學校能力、資源都有限,弱勢家庭是社區一部份,若能由社區協助,學校在教學上更事半功倍。
隨著呂秀蓮卸任,小秀才學堂經費來源縮減,9月份開始的第4期課程,補助班數減少,經費也由每學期10萬元縮減為8萬元,不少學堂紛紛由台灣心會輔導,轉參與教育部夜光天使計畫。
小秀才還能繼續辦下去嗎?洪茂仁、紀力有、王瑞輝等人都說,經費問題確實令人憂心,所以今年開始接觸台南縣天恩慈善會,在村內開辦天恩學堂,引進其他社會資源,飛耀青年發展協會在下崙地區也有開辦天恩學堂,「雞蛋不能放在同個籃子。」
長城國際同濟會連續在斗六市開辦3個學期「小秀才學堂」,今年9月的新學期開始,原本希望開辦提供晚餐的「夜光天使」計畫,並向教育部提出申請,但因名額有限,未必能夠如願;更讓人擔心的是,若申請不到「夜光天使」,「小秀才學堂」又過了申報期,就可能兩頭落空,同濟會決定配合雲林縣社會關懷協會全力爭取。
在過去3個學期裡,參加學堂的25名小朋友,每周1、3、5晚上6時30分至8時30分,在斗六市長城國際同濟會會館上課,小朋友和家長都很珍惜,如今新學期是否能順利開課,仍是未知數。
同濟會秘書黃宛蓁說,「小秀才」只有上課,「天使計畫」卻包含晚餐,為了讓這些弱勢、外籍妻子或單親家庭小朋友有更佳讀書環境,同濟會當希望爭取到更佳條件,會盡力而為。
轉引自聯合報2008.08.19
2008-08-19
小秀才 沒尿騷味 添書香味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