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國語日報】楊惠芳/桃園報導
受到少子化的衝擊,各縣市國小的新生入學人數,普遍遞減,許多偏遠小校面臨整併裁撤的存廢問題。教育部昨天在全國教育局長會議中表示,將研擬「國民中小學整併處理原則」,並要求各縣市在整併學校前,分析個案利弊,取得師生、家長及社區共識後,再循序漸進,審慎處理。
教育部國教司長楊昌裕指出,依據統計資料顯示,九十學年度到九十六學年度,全國改制和整併的小型學校,共有一百三十八校。改制部分有四十一所,包括二十八所本校改分校、兩所本校改分班、十一所分校改分班;整併部分有九十七校,包括十三所本校裁併、三十四所分校裁併,以及五十所分班裁併。
楊昌裕說,為了使學生獲得最好的受教環境與學習效果,教育部已建立「小型學校發展評估指標」,項目包括學生人數、學生數增減趨勢、社區結構、校齡,以及學校與其他公立學校的距離、與鄰近學校間有無公共交通工具、社區對學校的依賴度等。
教育部強調,不論學校改制或整併,都應該將學生的受教權益列為最優先的考量。必要時,除了以混齡方式編班,作為取代整併之外,對於改制後的分校或分班,也應該投入更多關懷和支持,加強本校與分校的交流,讓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和照顧。
轉引自國語日報2008.08.28
2008-08-28
縣市裁併校 應獲親師生共識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