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01

樟湖國小化石教育編印成冊

【媒體報導/中國時報】許素惠/雲林縣報導

「珊瑚全身是藻,於是海膽先生把她的藻全吃掉,海星要來吃珊瑚了。『救命啊!海膽先生快來救我!』海膽英雄救美,跟海星吵架。」化石科學教育若在講解上徘徊,久之便枯燥乏味,樟湖國小以戲劇說化石的故事,孩子演優而學,遊客百看不厭,成果輝煌編印成冊。

在伊甸公益創投基金會等贊助,以及教育部九十六年度中小學科學教育計畫專案補助下,樟湖國小把課程和教學成果編印成《樟湖化石之美寫真集》、《樟湖四大家族》2本書,內容包括教學成果摘要和記錄。

位處貝類化石區地利,校長廖宏彬努力推動化石科學教育,根據他的經驗,就連研究者都覺得講述解說很枯燥,一定要創新教法,師生才不會失去教、學熱忱與興趣。

廖宏彬統整兒童文學和化石教育,以該校特有的化石館化石作為寫作素材,讓孩子寫化石有關的童詩,還編化石劇,大夥兒腦力激盪,不但對化石知識更為熟悉,到訪遊客欣賞了化石劇,對館內陳列的化石也略知一二了。

「魔術海膽,像刺刺的球,有大大的眼睛,變成化石像餅干」、「我是一顆長在海裡的鳳梨,外表不討喜,大家不喜歡和我黏在一起,卻喜歡我的好滋味,請叫我天下第一味」孩子想像力豐富地把海膽想成可口的餅干、鳳梨,還說牠是海裡的善良武士,童言童語,卻很有爆發力。

《海扇貝化石形成記:海肉包家族的一生》是經典的化石劇,故事描述海扇貝從無到有,如何在海裡生活,到地殼變動、海底地層浮出水面、家族逐漸被砂石掩蓋死去成為化石被人發現。不只化石,包括文史、動物與植物教育,該校也以這種結合文學、表演藝術等方法教學,孩子快樂學習。

轉引自中國時報2008.07.01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