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28

苗縣首座新移民學習中心揭牌

【媒體報導/中國時報】楊憲州/苗栗報導

苗栗縣第一所「社區新移民學習中心」,廿七日在後龍鎮海寶國小 成立,將帶領外籍媳婦和新住民之子突破學習障礙,融合在地生活與文化,縣長劉政鴻以「我們都是一家人」期勉新住民要堅持學習意志,成為促進縣政發展的新動力。

海寶國小全校74名學生中,有17人「新台灣之子」,比例高占四分之一,校方從民國九十二年起開辦新移民學習相關課程,輔導外籍媽媽和孩子融入在地生活和文化,成效頗佳。

教育部為協助新移民縮短適應期程,鼓勵各縣市設置新移民學習中心,苗栗縣是繼桃園、南投及台南後,第四個成立的縣。

揭牌典禮昨由縣長劉政鴻、教育部社教司專員江得龍、縣議員鄭秋風、李文斌、禹耀東等主持,新教室內展出「越南風情」、「發現泰繽紛」、「祕境緬甸」、「印尼風采」等東南亞各國文物,也安排泰國海濱呼拉舞等表演,洋溢濃郁的南洋風味。

海寶國小總務主任黃俊杰說,新移民學習中心規畫生活適應、親職教育、志工導入、賦權增能、語言學習、多元融合6大課程,每周一至周五晚間7點至9點、周六和周日上午9點至11點開課,歡迎社區外籍配偶和孩子加入,也受理一般民眾的參與,報名專線(037)4312 35。

他強調,國人多存在新移民學習比較遲緩的固著觀念,其實不然,這是因語言文化背景不同才出現落差,事實上就讀該校的「新台灣之子」張雯芳,一年級入學時確實較木訥寡言,但經過新移民學習課程後,五、六年級成績都名列全年級之冠,還榮膺全校模範生;另有越南媽媽原本羞於走入群眾,但經輔導後已在後龍街上開設首家越南河粉小吃店,打出好口碑。

劉政鴻昨天也應景穿著南洋衫到場,他表示苗栗縣現有9千多名外籍配偶、約1萬8千名新台灣之子,縣府本於「我們都是一家人」及永遠都是新移民的「後家厝」,將致力推展新移民學習相關課程,也期勉「苗栗媳婦」和「苗栗新子弟」奮發向上,共同營造尊榮的苗栗。

轉引自中國時報2008.04.28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