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2-01

布農童玩 「人肉陀螺」你打我轉

【媒體報導/聯合報】張柏東/花蓮縣報導

花蓮縣偏遠的山地鄉布農族兒童,流行一種特殊的童玩-「人肉陀螺」,也是卓溪鄉古風國小薪傳布農文化特色,學校還找專人編製多首「陀螺舞曲」,於年節慶典,由學生們表演陀螺舞民俗活動,讓來賓大開眼界。

古風國小退休校長呂必賢表示,布農族陀螺的母語稱為「TIS-VAIU」(逖斯威訥),就是「旋轉」之意。玩法必須「人」與「玩具」合而為一。

他說,早期偏遠的卓溪鄉,兒童經常把大人用來盛水、酒的木桶當玩具,頑童鑽進木桶內,由其他幼童在桶旁揮舞繩鞭,人肉陀螺隨著繩鞭舞動方向旋轉,安全又好玩,逐步變成布農族童玩。後來族人在木桶彩繪布農圖騰,年節慶典就表演,形成特色。

隨著現代科技童玩逐漸取代傳統布農童玩,造成布農童玩式微。呂必賢等人認為應該重振鄉土特色,三年前就近在古風國小推動、傳承,成為學校與布農原鄉民俗文化特色活動。

古風教導主任高進興說,校方配合人肉陀螺請人編製「快樂舞曲」、「慶功宴」、「布農組曲」等教學生練習陀螺舞。

呂必賢說,漢人玩陀螺,由把玩者用繩子纏繞在陀螺上,藉由繩子的抽動力量來旋轉陀螺,布農族「人肉陀螺」搭配音樂舞動,兼具運動、娛樂等效果。

轉引自聯合報2008.02.01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