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聯合報】劉金清/台南縣報導
國中小學本周結束課業,學生開心放寒假,不過部分學校卻要面臨裁併校夢魘,學校、社區忐忑不安。
兩年前縣內掀起巨大的裁併風,地方人士雖極力抗爭,仍難逃裁併命運,此後小校每年都戰戰兢兢唯恐「滅頂」。
縣政府強勢執行裁併校,一方面為減輕財政負擔,同時強化同儕學習效果;社區、家長極力反對裁併校,主要考量學生上下學不方便,地方失去精神堡壘。
執行以來,縣政府雖然聲稱,提高了學生競爭力,但缺乏客觀標準。
倒是有些小校自立自強,不乏考上資優班學生,證明小校學生仍有競爭力;以區域結盟方式自力更生,創造良好口碑,如雙春與瑞峰的「海誓山盟」、頂州與宅港的「桃李結義」等。
小校裁併後,估計1年約節省人事費800至1000萬元,這筆費用只要縣政府少辦些沒有意義、拜拜式的嘉年華活動就可補過來。但對地方來說,失去一所學校如同失去凝聚社區力量的精神堡壘,不是當政者所能深刻體會。
縣政府曾信誓旦旦說,裁併後會有妥善規畫,但除了少數活化成功,多數已淪為廢墟,令地方人士失望透頂。
當政者不是常說,要趴下來傾聽地方的聲音嗎?地方希望保留精神寄託的學校,為政者聽到了嗎?還是充耳不聞呢?三思而行吧!
轉引自聯合報2008.01.18
2008-01-18
裁併校 夢魘不斷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