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聯合報】陳景寶/屏東縣報導
「它不僅是一個飯糰、一份三明治,還蘊含許許多多人的關懷和期待,願孩子得到愛、溫暖、安全,以及家的感覺,希望他們看見榜樣和真實,被健康、完全起來,日後助人」;麟洛教會的學童「愛心早餐」,被縣府列為推動宗教公益化政策的典範。
麟洛是個純樸的客家小鄉鎮,社區經濟弱勢、單親、外配及隔代教養家庭不少。一開始,麟洛教會為社區學童做課輔,後見部分孩子因家庭因素,常常三餐不繼,於是教友陳慧美自己動手炒麵,「看見孩子滿足的樣子,就打從心底高興起來;連自己親生孩子都沒這樣服事過呢。」
經學校協助調查後,去年10月間「愛心早餐」率先在麟洛國小登場,再擴及鄉內其它國中小。現在陳慧美不再獨力服事,陸續有人加入行列,出錢出力,像由林惠珍經營早餐店,每周一免費供應全部早餐。
5點天未亮,十多位冒著寒風的會友聚集在教會晨禱、讀經,然後赴教會舊辦公室準備早餐。今天的早餐是三明治,惠香、狄鳳、金珠及阿秀等媽媽,將麵包、肉片、生菜及沙拉備妥;慰凡、菊庭夫妻等,再帶著半成品到麟洛、富田、西勢國小及麟洛國中。
7點正,50多位睡眼惺忪的弱勢家庭的孩子,陸續到各校特定教室坐下,阿亮等大哥哥及大姐姐,開始在台上賣力講生活小故事,或聖經人物故事。稍後,完整的三明治端上桌,孩子愉快的分享美味,再回各班上課。
麟洛教會傳道陳慧美說,「愛心早餐」設計構想,是希望兼具教育功能,一是身教,在孩子面前完成半成品,讓他們烙下深刻印象,懂得去幫助人。二是言教,用餐前短短15分鐘的品格教育,讓真理在孩子心底紮根。
轉引自聯合報2007.12.26
2007-12-26
言教+身教配早餐 麟洛列公益典範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