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中國時報】丁文玲/台北
長久以來,一提到鼓勵學子閱讀風氣,大家心裡浮現的就是「捐書」。從總統、副總統、馬英九等政治人物,到教育學者李家同、曾志朗,宗教領袖星雲法師、慈濟,以及作家、出版社等,都曾先後發起募書捐書活動。但是,台灣兒童的閱讀風氣,單憑捐書就有用嗎?
台灣曾發起捐書到蘭嶼的活動,結果是一箱箱數不盡的書送到蘭嶼,卻原封不動放在鄉立圖書館裡發霉。原因是當地圖書館沒有專業的館員,可以將這些捐贈的書籍分類上架甚至管理,並因圖書館內所有的冷氣機都壞掉,玻璃也破損,孩子根本不願意進去看書,徒然浪費捐書好意。
「No More Books!先不要再急著捐書了!還有更多更重要的工作等待我們去做。」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秘書長凌爾祥苦笑說,基金會從二○○四年以來,深入兩百所偏遠地區的小學,執行「希望閱讀」的計畫。他發現,這些地方的孩子其實缺的不是書,「缺的是能夠真正帶領他們閱讀的人,讓他們一步步養成閱讀的習慣。」但台灣的大人自己不愛讀書只捐書。
師大圖書資訊學研究所教授陳昭珍反對浮濫捐書,她甚至犀利的指出,所謂的「地方自治」制度讓鄉鎮地方有選舉沒文化,漏洞百出的圖書館法,更使地方圖書館變成三不管、面臨沒有預算的窘境。
「大人不讀書,圖書館又缺乏專業體制與經驗累積,孩子的閱讀能力怎麼好得起來?」陳昭珍說,書其實不是問題,台灣社會風氣不重視閱讀之外,教育體系未能全面融入閱讀的提升與培養,也是學童閱讀能力低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轉引自中國時報2007.11.28
2007-11-28
不重視閱讀 光是捐書有用嗎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