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中國時報】曹婷婷/台南縣報導
玉井天主堂神父李若望成立「酵母班」,義務輔導玉井地區單親、隔代教養學童的課業、品德,只求在孩子心裡撒下愛與希望;少有人知,其實李若望年少叛逆,全賴神父拉一把,才扭轉人生,多年之後,他用己力實踐回饋。
「孩子好比未經發酵麵粉」,酵母班構想源自聖經,李若望笑說,山區孩童缺乏資源,但若悉心灌溉,有朝一日,必有所成就。他眼見不少單親、隔代教養孩子,先天條件不如人,甚至自暴自棄,成為大人眼中的問題學生,讓他企圖扭轉這群孩子的人生。
付出的動機?只因這段迷惘的路,他也曾走過;李若望從小和家人關係緊繃,整天愛在外遊蕩,且個性叛逆,愛當老大,養了一批兄弟一起廝混,有一次,甚至把媽媽給的學費,送給兄弟繳學費,只因對方比他需要。
荒唐歲月裡,幸好,教堂有位神父費心關照他,不遺餘力拉他一把,說服他上教堂、遠離酒肉朋友,李若望至今仍十分感念這位神父;「假使不是這位神父,現在的我,可能渾渾噩噩過一生了吧!」
來到山區服務,他在許多孩子身上,看見昔日的自己,他決定把當日蒙受的愛,移轉給孩子們。「有愛的孩子不會變壞」,李若望在山區撒下愛的種子,酵母班於焉誕生。
酵母班側重人格養成,輔導課業與生活禮儀,第一年僅14人,今年已增加至近50位,李若望說,班級成員鎖定造福弱勢孩童,卻因口碑佳,不乏有一般家庭父母主動把孩子帶來這裡接受輔導,並學會惜福。
兩年來,學童養成放學,就到天主堂溫習課業、吃晚餐,周末還有音樂、書法等才藝課程,一掃過去不想回家的心情,李若望說,透過自發性學習,多數學生成績突飛猛進,一半以上學生成績維持中上。
但李若望強調,天主堂不是安親或才藝班,他花許多心思投入輔導孩子品性,甚至訂班規,嚴禁學生講髒話、作粗暴言行。此外也規定學生動手洗碗掃地,累積的成效,家長也嚇一跳,訝異小孩竟學會付出。
轉引自中國時報2007.09.09
2007-09-09
讓叛逆孩子發酵 李若望開班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