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國語日報】陳祥麟/臺北縣報導
「這本書是我們一字字打出來的,請買一本看看,還可幫助弱勢學生呵!」臺北縣秀朗國小六年級學生出版新書《六二三班機起飛》,利用昨天學校運動會,舉辦新書發表會和簽書會,學生拿著「大聲公」叫賣推銷新書。學生蕭雅任專門找不認識的人推銷,他說凡事都要嘗試看看,才能知道自己的能力有多強。
六年二十三班導師劉振中以往都會替學生保留照片和作品,等學生畢業前再製作成光碟或影印,供學生作紀念。這次家長捐了七萬元幫忙印製成書,共印六百本,每個學生可以拿十本,另外三百本義賣。義賣所得捐給學校仁愛基金,幫助弱勢或需要急難救助的學生。
《六二三班機起飛》共有四百零七頁,每個學生都刊登六篇文章、優秀美術作品,以及一年級到六年級的校園生活照片。學生的文章幾乎都是以《國語日報》「週末作文教室││主題寫作」為主軸。劉振中說,五年級起,全班學生都會依照主題寫作投稿,至今已有七八篇稿子被刊登在報上;沒有被選中的文章由學生修改後,收錄在書中。
王文忻寫的〈特別的颱風天〉曾刊登在《國語日報》上。她說:「看到自己一字字打出來的文章,能印製成一本書,覺得很有成就感。感謝老師的指導和家長的幫忙,讓我們在國小畢業前能做有意義的事。」
江敏瑜和徐瑞擇說,拿著「大聲公」在校園中推銷自己的書,覺得很有成就感;買書的家長也都很驚訝,小學生竟然也能出書。向老師和同學推銷書籍的陳柔安說:「到印刷廠等待書籍印製的過程中,看著一張張的紙裝訂成一本本的書,那種感動和成就感是前所未有的。」
劉振中說,書中記錄學生成長點滴,自從全班有了出書的共同目標後,學生寫作投稿變得更勤快,一路走來充滿喜悅,「學生就像自己在寫歷史」。
轉引自國語日報2009.04.1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